第四军医大学夏丽敏团队揭示了靶向ELF4是一种新治疗结直肠癌转移的策略
结直肠癌(CRC)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疾病,已夺去数百万人的生命。远处转移是结直肠癌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肝脏和肺是最常受累的器官。大约20%的新诊断患者表现为转移性CRC (mCRC),其结果令人沮丧。
JITC:华山医院等团队发现,三级淋巴结构是肠癌肝脏转移患者的重要预测因子!
总之,以TLSs的定位及丰度为基础的免疫分型系统,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很高的预后预测潜力,有望进一步完善并用于指导精准治疗,改善CRCLM患者的预后。
Cell子刊:房静远团队揭示肠道菌群调控结直肠癌发生发展新机制
房静远教授团队揭示了具核梭杆菌(Cell, 2017;Gut 2021)和产肠毒素脆弱拟杆菌(Gastroenterology, 2021)等肠道细菌通过促进炎症、破坏肠道微环境、加剧代谢紊乱等途径促
大肠癌预后不良亚型的一种潜在的新疗法
大肠癌(CRC)是一种分子水平和临床水平上的异质性疾病。CRC通常分为两大类:染色体不稳定(CIN)和微卫星不稳定(MSI),前者包括大多数病例。
Adv Sci:揭示铁离子驱动人类结直肠癌发生的分子机制
来自新墨西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转铁蛋白受体(TFRC,transferrin receptor)在结直肠癌肿瘤生长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Advanced Science:南大/药大团队首次证实,基于红细胞的新型液体活检可用于早期肺癌筛查和诊断
本研究在红细胞DNA CNV的基础上发现了明显的良性和恶性小结节的差异,首次证实了基于红细胞的新型液体活检技术的重要意义,为未来癌症诊断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双重靶向CRAF和MEK1/2为黑色素瘤和结肠癌症提供了一种有希望的治疗靶点
RAS-RAF-MEK-ERK信号传导级联(促分裂活化蛋白激酶途径)在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存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许多携带RAS或RAF突变的肿瘤中,该途径经常被组成性激活。
Nano Letters:阐述罗汉松脂介导的脂代谢重编程增强结直肠癌化疗敏感性的递药策略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陈瑞教授与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陈汉清研究员合作在国际权威期刊《Nano Letters》上发表题为“Matairesinol Nanoparticles
樊嘉院士团队研究证实,cfDNA甲基化测序用于癌症早筛极具价值
我国自主研发的循环游离DNA(cfDNA)甲基化检测技术ELSA-seq,能较为敏感地筛查肺癌、结直肠癌等6种常见癌症,并显著减少晚期癌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癌症患者整体的5年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