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近期科学家们在人类精神分裂症研究上的重要成果!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张向阳研究组开展大样本的横断研究,为证实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共情与临床症状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提供了新证据。

2022-06-29

吸烟或会增加人群患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的风险

近日,来自布里斯托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吸烟或会使得人群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增加53%-127%,患抑郁症的风险增加54%-132%。

2022-06-24

iScience:清华大学鲁白团队开发一种新型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

该论文报道了 Bdnf-e6 和发育中的不良环境压力的组合,导致了小鼠产生了类精神分裂的行为。基于此 G×E 的组合,开发了一种全新的精分动物模型,并在此模型验证了两种潜在药物的治疗策略。

2022-06-23

午睡太久,老年痴呆?长达14年队列研究:中午睡多1小时,阿兹海默病风险高4成!

你知道吗?总想午睡且午睡时间较长,有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AD)“早早期”的预警信号!

2022-06-28

TCCI研究员郁金泰团队揭示老年痴呆、失眠、抑郁预防新方法

适当晒太阳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但光照时间需严格把控在合适范围内,否则效果将大打折扣。

2022-06-06

上海交大揭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奥氮平作用抵抗新机制

该研究综合应用遗传多组学、iPSCs模型、CRISPR/CAS 9基因编辑动物模型等关键技术,报道了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奥氮平作用抵抗分子机制,为今后该类疾病精准诊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2022-06-09

玩手机得“老年痴呆”,这真不开玩笑!

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手机已经成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东西到南北,上至八十老妪,下至五岁孩童,人手一机,其乐无穷!手机在现代生活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2022-05-18

Nat Commun:科学家发现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潜在方案

精神分裂症(SZ)是一种精神疾病,具有复杂的遗传风险,由数百种风险变异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该研究表明,旨在减轻BET蛋白与高乙酰化组蛋白相互作用的治疗方法可能有助于预防或治疗SZ。

2022-05-05

《自然》双重磅:首次全面破解精神分裂症的遗传起源

基因,是世界上最神秘、最重要、最难以破解的代码(起码是在地球上吧应该),是解锁生命奥秘、攻克顽疾的钥匙。

2022-04-29

Nature及其子刊三篇论文发表史上最大规模的精神分裂症研究,揭示与这种疾病相关的基因联系

在第一项新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中,来自SCHEMA联盟的研究人员通过对2424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97322例对照组的外显子组进行元分析,首次发现了10个携带极其罕见的蛋白扰乱突变的基因,这些突变显

2022-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