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和桑黄食药菌抗神经炎症功能因子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锦明教授团队在药食同源蘑菇功能因子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揭示了两种人工栽培的灵芝、桑黄子实体中分子结构不同的两类代谢产物具有显着的抗神经炎活性和神经保护活性。研究成果分别以“Ganoderterpene A, a New Triterpenoid from Ganodermalucidum, Attenuat
类风湿关节炎(RA)新药!礼来口服JAK抑制剂Olumiant(巴瑞替尼):治疗9.3年,具有长期良好安全性!
在中国,Olumiant(艾乐明®,巴瑞替尼)2mg片剂于2019年7月获批,治疗中度至重度RA成年患者。
禾谷镰孢菌毒力因子的研究获进展
禾谷镰孢菌是引起小麦赤霉病、玉米赤霉茎腐病等农作物危害的重要病原真菌。近年来,禾谷镰孢菌感染引起的赤霉病在世界范围内频繁爆发,造成严重的产量和经济损失,该病原菌还会产生大量真菌毒素污染粮食,给人畜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由于禾谷镰孢菌侵染作物的毒力因子、分子致病机制尚不清楚,对于禾谷镰孢菌的防治手段十分有限,主要集中在化学防治,还没有完全有
类风湿关节炎(RA)新药!艾伯维口服JAK1抑制剂Rinvoq(乌帕替尼)治疗中重度RA显示长期持续应答!
治疗60周时,有39%和61%患者观察到CDAI缓解和CDAI低疾病活动度。
肿瘤坏死因子导致线粒体DNA释放和cGAS/STING依赖的干扰素反应支持炎性关节炎
肿瘤坏死因子(TNF)是几种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和牛皮癣)的关键驱动力,在这些疾病中,受影响的组织显示出干扰素刺激的基因信号。
NEJM:临床试验表明新型基因疗法可让甲型血友病患者在多年内稳定表达VIII因子,并将出血次数减少了91.5%
2021年11月21日讯/生物谷BIOON/---根据来自美国费城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新的临床研究,一种治疗甲型血友病(hemophilia A,也称为VIII因子缺乏症)的新型基因疗法导致患上这种疾病的患者所缺乏的凝血因子在体内持续表达,从而减少了---在某些情形下完全消除了---痛苦的、可能危及生命的出血事件。这项1/2期临床试验是首次证实甲型血
Th2细胞因子影响的肺间充质间质细胞动员中性粒细胞促进乳腺癌转移
转移前生态位的形成对远处器官中播散的癌细胞定植至关重要。在这里,作者发现肺间充质基质细胞(lmsc)在转移前阶段具有强大的转移促进活性。
开发出预防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实验性疫苗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托莱多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实验性疫苗,它显示出预防类风湿性关节炎---一种目前无法治愈的痛苦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大前景。这一发现在总体上代表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中的一个重大突破。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PNA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14-3-3ζ: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