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科学家发现人类怀孕和癌症发生之间共同的特殊免疫机制

本研究不仅揭示了女性孕激素通过B7-H4在癌症-胎儿免疫耐受中的生物学关联,还发现了PR-P300-BRD4轴作为治疗B7-H4癌症的潜在靶点,为癌症免疫治疗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2024-07-16

韩国科学家发现,紫杉醇能增强巨噬细胞抗原呈递,强化抗肿瘤免疫的机制

实验显示,虽然PD-1抑制剂单药治疗对TNBC抑癌作用有限,符合关键临床研究中的表现,但与紫杉醇联合就能显著抑癌。

2024-08-05

Nat Commun:科学家开发出一种能大量产生大脑类器官的新方法,Hi-Q技术让大脑疾病研究更上一层楼

Hi-Q技术解决了大脑类器官研究中的许多限制,通过通用而强大的方式批量生产大脑类器官,为疾病建模和高通量化合物筛选铺平了道路。

2025-01-07

科学家发现一个同时调控抗肿瘤免疫与血管生成的抗癌靶点

RNA给药技术平台现在已经相当成熟了,所以Zbtb46 mRNA纳米颗粒治疗估计在不久的将来就能进入临床研究,帮肿瘤微环境“重整旧山河”,让血管正常化、让免疫燃起来,新的靶免联合策略可真值得期待呢!

2024-08-14

科学家有望利用现有药物来明显切断人群心脏病的发病风险!

心脏病和中风的防治,仅仅是NAC潜力的冰山一角。从预防栓塞到解决各种堵塞问题,NAC的应用前景广阔无垠。研究人员正积极筹备临床试验,期待获得FDA的批准,让这一神奇药物早日惠及广大患者。

2024-07-05

Blood Cancer Discov:科学家揭示促进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进展背后的分子机制

本文研究揭示了KLHL6的反复突变改变B细胞受体并诱导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可操作表型特征背后的分子机制。

2024-07-05

Breast Cancer Res:科学家揭示开发新型乳腺癌疗法的潜在靶点

本文研究揭示了TRPS1在乳腺组织内与机械转导内在相关的管腔祖细胞中的重要功能,其或许能为揭示TRPS1的致癌功能提供新的见解,因为管腔祖细胞或许是很多乳腺癌类型发生的起源细胞。

2024-06-09

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科学家,“无创产前检测之父”卢煜明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每年有上千万孕妇因他的研究而受益

“引文桂冠奖”和“拉斯克奖”是公认的诺奖风向标,屠呦呦就曾在获得拉斯克奖后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卢煜明教授也被认为是诺贝尔奖的有力竞争者。

2024-10-02

《癌细胞》: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王志杰团队提出,基于ctDNA的免疫分型,能助力晚期肺癌免疫+化疗方案精准分层施治!

结合此前分析的发现,bGIS-2亚组应该是最适合免疫+化疗方案的患者,数据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点,但免疫+化疗方案的PFS和长期OS获益主要在非腺癌患者中体现。

2024-09-18

Nature:科学家揭示安慰剂疼痛缓解效应背后,一条独特的疼痛调控路径

当前的研究进展,为靶向新型神经疼痛通路的治疗策略开辟了道路,预示着通过药物或神经刺激技术精准调控前额叶-脑桥-小脑通路,将为人类疼痛管理带来革命性突破。

2024-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