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我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基于人类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CAR-NK细胞疗法,有望治疗系统性硬化症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基于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的现成细胞疗法:QN-139b。
Front Cell Neurosci:科学家深入探讨如何利用大脑类器官技术来揭示进行性多发性硬化症的发病机制
大脑类器官代表了体外3D建模的重大进展,也为深入探索人类大脑发育和病理学机制提供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平台,其具有推动对诸如多发性硬化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研究的显著潜力。
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的新希望!Sci Re: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可抑制TGF-β1/Smad3轴,缓解皮肤纤维化!
研究发现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分泌的外泌体,可抑制TGF-β1/Smad3轴,减少皮肤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改善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皮肤纤维化,外泌体有望用于系统性硬化症皮肤纤维化治疗。
PNAS:科学家揭示特殊蛋白G3BP1与人类肌萎缩性侧所硬化症发生之间的神秘关联
本文研究结果突出了两种R-DPRs:poly-GR和poly-PR之间的特征差异,并表明,poly-GR的主要病理学靶点并不是核仁中的核仁磷酸蛋白,而是受影响细胞中的应激颗粒G3BP1。
EMBO Rep:科学家揭示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的新型发病机制
本文研究结果揭示了机体能量失衡与C9-ALS/FTD发病机制之间的潜在机制关联,并提出了一种前馈回路模型,从而就为科学家们进行治疗干预提供了潜在的机会。
Eur J Neurol:风疹抗体阳性成为多发性硬化症的潜在风险因素
本研究揭示了风疹病毒血清阳性状态与多发性硬化症发病风险之间关联,发现风疹抗体阳性是多发性硬化症的潜在风险因素,为理解多发性硬化症的免疫介导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Arthritis Rheumatol:特殊细胞受体TLR8或会影响系统性硬化症患者机体中疾病相关细胞因子的产生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TLR8蛋白在系统性硬化症患者机体的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中并不表达,因此,其对TLR8的刺激或许并不会产生反应,系统性硬化症患者机体的单核细胞会对TLR8的刺激产生反应。
Sci Transl Med:揭示人类多发性硬化症和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背后的特殊分子机制
本文研究揭示了一种特殊的机制模型,其中PRDM1-S的进化出现和AP-1/IRF(激活蛋白-1/干扰素调节因子)的表观遗传学启动或许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中Tregs细胞功能丧失的关键驱动因素。
科学家发现,多发性硬化症或有阿尔茨海默病保护作用
研究团队发现,APS2阳性的MS患者通常具有非典型的MS特征,7例APS2阳性MS患者中有5例(71%)确诊时的非典型MS特征≥2个,相比之下,93例APS2阴性MS患者中仅有9例(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