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首个铁线蕨基因组揭示叶植物起源和茉莉素进化等分子机制

研究揭示了蕨类植物孢子发育、真叶植物起源和种子演化、茉莉素信号通路进化等分子机制

2022-09-15

Science:微生物单细胞时代正式开启:微生物高通量单细胞基因组

该方法应用面广泛,可用于具有复杂微生物群落的样本,如粪便、土壤和海洋等,在微生态研究中具有极大的市场应用潜力。

2022-06-08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发布拟南芥高质量参考基因组

Col-PEK组装具有较高的序列完整度,对Col-PEK的注释揭示了重复序列的分布规律,特别是着丝粒区域的CENH3结合区域分布规律和CEN180重复序列分布特征。

2022-06-06

Cell Reports :全基因组鉴定分析人类癌症的预后生物标志物

准确区分侵袭性癌症和惰性癌症的能力是预测患者风险的基础,并可以指导关键的治疗决策。

2022-04-20

研究人员揭示共生总基因组可视为宿主和肠道微生物适应性进化的实体单元

过去我们认为动植物的自身遗传物质及其所处周边环境决定着物种的性状。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一些共生的微生物对宿主表型也有至关重要影响。事实上,宿主遗传和肠道微生物两者并非各自独立、互不影响,它们间存在着广泛而复杂的互作关系。“共生总基因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和范式来理解生物体:即所有动植物都是由宿主和相关微生物构成的“共生总体”(holobion

2022-01-22

Parkinson’s Disease:探索帕金森病中人类基因组肠道-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复杂疾病的病因仍然是个谜,尽管几十年来对环境风险的流行病学研究和全基因组研究发现了每种疾病的数十个或数百个易感位点。

2021-09-06

PNAS:全基因组筛查肠道微生物在调节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研究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在调节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的进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2021-09-08

Molecular Plant:基于质基因组变异揭示杂交稻的五大母本材料类群及杂交育种轨迹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韩斌研究组,在Molecular Plant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Cytoplasmic and nuclear genome variations of rice hybrids and their parents inform trajectory and strategy of h

2021-08-19

生物化石揭示中元古代下马岭微体化石组成面貌

  距今约18.5亿至8.5亿年间的元古宙中期是地球历史中“枯燥的十亿年”(Boring Billion),从生命演化的角度来看,却是真核生物起源和早期演化的关键时期。化石记录和分子钟的研究表明,这一时期真核生物发生了多次重大演化事件,如真核细胞的复杂化、多细胞化、有性生殖起源等。然而,目前关于真核生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方面仍有未知和谜题,

2021-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