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苏州大学的研究者们揭示了高脂肪饮食通过改变肠道代谢促进结肠炎相关肿瘤的发生

食用高脂肪饮食(HFD)会引发慢性低水平炎症,与各种代谢和炎症相关疾病相关。长期HFD和相关的慢性炎症会破坏肠道免疫稳态。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过量摄入HFD与炎症性肠病(IBD)的进展和复发密切相关。

2023-10-25

《细胞·代谢》:发现果糖促癌新机制!重庆医科大学团队发现,膳食高果糖摄入会通过肠代谢增强蛋白糖基化修饰,促进肝细胞癌进展

近期,重庆医科大学团队在《细胞·代谢》杂志上发表论文,发现了果糖促进HCC进展的新机制。

2023-10-19

研究揭示入侵种松材线虫与本地蓝变共生关系建立的脂肪代谢分子桥梁

在共生体系中,微生物为其宿主提供额外的营养,促进其生长发育。微生物和宿主的发育一致性和生态位重叠是新的共生关系建立的前提。入侵物种通常具备迅速与本地物种建立新共生关系的能力,以减轻入侵初期小种群瓶颈效

2023-09-06

连发3篇Science:浙江大学王宇浩等发现肠道群调控脂质代谢新机制

总的来说,该研究发现了lncRNA Snhg9通过将SIRT1与CCAR2解离来调控PPARγ活性,为lncRNA如何调节肠道脂质代谢提供了新见解。

2023-08-30

《细胞·代谢》:河南省人民医院袁慧娟等发现肠道群参与糖尿病神经病变,并证实肠移植是治疗新策略

这项研究通过“临床现象-机制研究-临床治疗”的研究思路,揭示了肠道菌群参与DSPN发病的机制,并证实肠道菌群可以作为治疗DSPN的新靶点。

2023-07-17

PNAS:陈春英团队发现肠道群新功能,可将工程无机碳纳米材料发酵成内源有机代谢

该研究基于建立的创新分析方法,首次明确了碳纳米材料从源端-中端-终端的代谢全流程,突破传统微生物只能利用碳水化合物合成有机丁酸分子的认知,证实了肠道微生物能够利用人工合成碳纳米材料作为碳源生成内源有机

2023-05-16

MIT/哈佛团队发现,百岁老人肠道中病毒多样性丰富,可调节肠代谢,或能预防感染

他们研究了百岁老人、老年人(60-100岁)、年轻人(18-60岁)和婴幼儿(1岁以内)的肠道病毒组数据,发现与老年人和年轻人相比,百岁老人的肠道病毒组更加多样化。而且,百岁老人的肠道病毒的生活方式似

2023-05-31

《细胞·代谢》:武大人民医院团队揭示,肠消化掉了雌激素,促进绝经前女性抑郁症!

研究者们找到了未绝经女性肠道内的“致郁”肠菌,即K. aerogenes,其表达的3β-HSD酶能够有效将雌二醇转化为雌酮,从而诱导小鼠出现抑郁症的行为,并且在人类患者中也观察到K. aerogene

2023-04-19

《细胞·代谢》:找到致胖!科学家发现,高脂饮食后,一种毛螺科细菌可通过产生长链脂肪酸诱导肥胖及胰岛素抵抗

本研究证实了毛螺菌科中的一种共生菌FI在肥胖和糖尿病患者及小鼠肠道中丰度显著升高。而FI通过在HFD诱导下合成长链脂肪酸如反油酸甲酯等,破坏肠道屏障的完整性,形成慢性炎症和代谢性内毒素血症

2023-03-27

揭示深海热液细菌共同祖先的代谢特征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肖湘团队与自然科学研究院洪亮团队合作,以分离培养的具有古老的演化地位和独特代谢共性的深海热液超嗜热古菌和嗜热细菌为切入点

2023-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