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细胞·代谢》:找到致胖菌!科学家发现,高脂饮食后,一种毛螺菌科细菌可通过产生长链脂肪酸诱导肥胖及胰岛素抵抗

来源:奇点糕 2023-03-27 11:07

本研究证实了毛螺菌科中的一种共生菌FI在肥胖和糖尿病患者及小鼠肠道中丰度显著升高。而FI通过在HFD诱导下合成长链脂肪酸如反油酸甲酯等,破坏肠道屏障的完整性,形成慢性炎症和代谢性内毒素血症

肠道菌群与肥胖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研究人员关注的热门话题。肠道菌群是指生活在我们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其中绝大部分为细菌。一个有趣的事实是,人体肠道中总共有超过10万亿数量级的细菌,而我们每日排出的粪便中有近乎一半都是细菌[1]。

 

随着人们对肠道菌群的认识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可能在肥胖、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中存在特殊的作用。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菌群丰度在肥胖人士中升高,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菌群丰度则有所降低[2]。更多的研究还表明,厚壁菌门中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等细菌可能促进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3,4]。

 

但目前关于肠道菌群通过何种机制促进肥胖和2型糖尿病等疾病我们仍然知之甚少。

 

近日,来自日本理化研究所综合医学中心(RIKEN Center for Integrative Medical Sciences)的Hiroshi Ohno教授团队于《细胞·代谢》上发表重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种毛螺菌科共生菌Fusimonas intestine(FI)在肥胖和高血糖的人类和小鼠肠道中的丰度均显著升高。FI通过产生长链脂肪酸促进高脂饮食(HFD)诱导的肥胖及胰岛素抵抗。

 

这,这不就是,“使人长胖菌”!

图片

(图1. 论文首页)

研究人员首先尝试分离肥胖及糖尿病小鼠模型(db/db小鼠)肠道内优势菌,找到的毛螺菌科共生菌FI在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人类以及小鼠粪便中均显著升高。参与研究的志愿者中,70.6%的糖尿病人粪便中有FI定植,而正常对照组中仅有38.2%存在FI定植。不仅如此,FI的丰度还与空腹血糖及BMI呈正相关(图2)。

图片

(图2.FI在肥胖及糖尿病人群肠道中的丰度情况)

接下来,为了探究FI对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影响。研究人员采用HFD对FI定植的无菌小鼠进行喂养。由于FI无法单独定植于无菌小鼠,研究人员采用了FI与大肠杆菌(E.coli)的双定植小鼠模型。结果表明,定植FI小鼠相比对照组显著增加了HFD诱导的体重及脂肪含量(图3)。血糖水平在胰岛素耐量实验(ITT)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中在定植FI小鼠中则轻微升高。

 

也就是说,拥有FI的小鼠在快乐享受“热量炸弹”的时候更容易长胖长肥肉,也更容易出现糖代谢的问题。

图片

(图3. 定植FI小鼠显著增加了HFD诱导的体重及脂肪含量)

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在FI定植小鼠的脂肪组织中,炎性标志物Tnfa、LPS结合蛋白(Lbp)和瘦素编码基因(Lep)的表达显著上调。这些结果表明FI加剧了HFD饮食诱导的炎症反应。

 

随后,研究人员使用了基于随机森林的模型来区分FI+HFD小鼠中发生特征性改变的脂质代谢物。结果表明,反油酸甲酯和棕榈酸酯是FI+HFD小鼠中最具有区分性的代谢物(图4)。而反油酸甲酯是心血管疾病强相关风险因素[5]。

图片

(图4. 反油酸甲酯和棕榈酸酯是FI+HFD小鼠中最具有区分性的代谢物)

研究人员将FadR这一脂肪酸合成调控因子在大肠杆菌中过表达,并将其定植于无菌小鼠中。结果表明,过表达FadR的大肠杆菌促进了反油酸甲酯的合成和肥胖表型。直接给db/db小鼠喂养反油酸甲酯同样导致了相关代谢表型的改变。

 

综上所述,本研究证实了毛螺菌科中的一种共生菌FI在肥胖和糖尿病患者及小鼠肠道中丰度显著升高。而FI通过在HFD诱导下合成长链脂肪酸如反油酸甲酯等,破坏肠道屏障的完整性,形成慢性炎症和代谢性内毒素血症,从而导致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

 

目前一些干预肠道菌群的手段比如粪菌移植(FMT)已经在包括肥胖和代谢综合征、艰难梭菌感染、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中显示出疗效[6],并正在/已经进入临床。

 

相信随着我们对肠道菌群认识的不断深入,肠道会成为我们预防或治疗常见的人类疾病的新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Sender R, Fuchs S, Milo R. Revised Estimates for the Number of Human and Bacteria Cells in the Body. PLoS Biol. 2016;14(8):e1002533. Published 2016 Aug 19. doi:10.1371/journal.pbio.1002533

2. Gomes AC, Hoffmann C, Mota JF. The human gut microbiota: Metabolism and perspective in obesity. Gut Microbes. 2018;9(4):308-325. doi:10.1080/19490976.2018.1465157

3. Palmas V, Pisanu S, Madau V, et al. Gut microbiota markers associated with obesity and overweight in Italian adults. Sci Rep. 2021;11(1):5532. Published 2021 Mar 9. doi:10.1038/s41598-021-84928-w

4. Qin J, Li Y, Cai Z, et al. A meta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of gut microbiota in type 2 diabetes. Nature. 2012;490(7418):55-60. doi:10.1038/nature11450

5. Oteng AB, Kersten S.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trans Fatty Acids. Adv Nutr. 2020;11(3):697-708. doi:10.1093/advances/nmz125

6. Ooijevaar RE, Terveer EM, Verspaget HW, Kuijper EJ, Keller JJ.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otential of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Annu Rev Med. 2019;70:335-351. doi:10.1146/annurev-med-111717-122956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