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绘制灵长类胚胎原肠运动至早期器官发育转录组图谱

人的生命始于精子与卵子融合形成受精卵(胚胎期第0天;Embryonic day 0;E0),受精卵经历卵裂形成囊胚,囊胚在E7左右种植到母体子宫进一步发育。

2023-01-03

首次证实,人脑类器官植入小鼠大脑后可建立功能连接,并对外部刺激做出反应

这项研究将透明石墨烯制成的微电极阵列和双光子成像技术相结合,从而能够在宏观和单细胞水平记录和成像神经元活动。

2023-01-06

【盘点】2022年终盘点:类器官重要研究成果解读及相关政策

时至岁末,转眼间2022年即将谢幕,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23年,在过去的一年里科学家们在类器官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同时国家也相继出台了类器官的相关政策

2022-12-27

直播|3D类器官模型构建与应用

2022年12月15日14:00

2022-12-14

NEJM:3期临床试验表明在治疗复发或难治性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方面,泽布替尼优于依鲁替尼

在一项跨国的3期头对头临床试验中,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依鲁替尼与特异性更强的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在治疗复发或难治性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方面进行了比较。

2023-01-12

一线、复发/难治适应症同时在我国获批,罗氏血液肿瘤创新药物优罗华®将改写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标准

优罗华®独有的治疗靶点、独特的作用机制和创新的药物结构决定了其精准、高效的治疗优势。

2023-01-13

复旦团队首次将星形胶质细胞重编程成脊髓类器官,并修复脊髓损伤

邵志成团队开发了可将人星形胶质细胞转化为神经类器官的方法,证明了移植后的脊髓类器官可拥有脊髓细胞特性,并能够与宿主神经元相整合,有助于脊髓损伤的恢复。

2022-12-26

Sci Transl Med:科学家有望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引导的个体化药物组合策略来治疗人类复发性/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

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人工智能(AI)平台,其或能识别出患者特定的药物组合来帮助治疗淋巴瘤复发的患者。

2023-01-11

Science子刊:衰老细胞清除疗法,可增强器官移植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DCR2的表达上调是有害肝脏移植后表型例如非吻合口胆管狭窄(NAS)的特征,在移植前使用衰老细胞清除剂Senolytics能够防止肝脏供体取出及冷藏期间的胆管衰老,维持胆管形态,促进胆管细胞增殖,减少

2022-12-14

近红外二区比率荧光探针用于转移前哨淋巴结的无创检测和精确导航手术

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 SLN)活检是确定肿瘤转移情况和治疗方案的关键诊断程序。然而,目前的SLN活检需要通过手术导航切除SLN

2022-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