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LoS Biol:科学家在三种不同的神经中揭示嗅觉处理的过程

2022年2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对神经元振荡的研究对视觉、听觉和机体感觉机制的理解非常重要,然而,科学家们对人类嗅觉系统的研究往往相对滞后,因此,科学家们对人类嗅觉系统的电生理学特性知之甚少,尤其是刺激所驱动的高频振荡是否在气味处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PLoS Biology上题为“Smell-i

2022-02-09

Molecular Cancer重磅综述: 泌体的产生到临床应用

缺氧是肿瘤微环境(TME)的显著特征。肿瘤细胞在面临选择性压力时,表现出多种适应性特征,如肿瘤标志物的表达发生变化(增殖增加、凋亡抑制、免疫逃避等),细胞间通讯更加频繁。

2022-02-09

通过神经细胞相关的特异性细胞囊泡评估AD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广泛性神经退行性脑疾病,与其他类型的痴呆症一起,它影响着全球约4400万人。近年来,细胞外囊泡(EV)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细胞间通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2022-02-09

J Extracell Vesicl: 肠道病毒破坏菌群胞囊泡

肠道共生菌有助于维持肠道内环境的稳定。破坏共生菌群与疾病的发展和持久性有关。肠道病毒利用共生菌加强病毒感染的广泛能力进一步证明了这些微生物的重要性。

2022-02-09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揭示调控不同物种周循环免疫细胞异质性的分子机制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脑病中心邱伟教授团队在国际转化医学杂志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中科院一区Top,IF=11.49)发表题为 “Molecular mechanisms governing circulating immune cell heterogeneity across different sp

2022-02-14

科学家在细胞囊泡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

细胞外囊泡(EVs)是细胞主动释放的纳米级膜囊泡,基于其生物发生、大小和生物物理性质,可以进一步分类,例如外泌体和微泡等。尽管最初七被认为是细胞碎片,并且因此被低估,但如今EVs越来越被认为是细胞间通讯、疾病诊断和预后循环生物标志物的重要载体。本文中,小编就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解读科学家们在细胞外囊泡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果!分享给大家!【1】J Ext

2022-01-27

Cell Reports :发现大脑中存在一种全新的细胞通讯方式,由泌体介导

我们知道,神经元会通过突触传递神经递质,这些神经递质从一个神经元移动到相邻的神经元,从而在整个大脑中发送、接收和传递信号。此外,激素也会通过大脑循环来影响脑细胞的生长并帮助在神经元之间建立新的链接。研究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科学家发现,tau蛋白、α-突触核蛋白等蛋白质可以更独立地在大脑不同细胞之间移动,并可能与疾病本身相关。那么,在健康的

2022-02-03

华人团队揭示泌体可作为诱饵阻断多种新冠突变株

  新冠疫情暴发之后,在全世界的共同努力下,多款新冠疫苗和治疗药物以史无前例的速度被开发出来,并展示了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然而,随着疫情的扩散和持续,新冠突变株不断出现,严重威胁了现有的疫苗和药物的效果。2022年1月20日,美国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刘慧平、方德宇等人在 Nature Commnications 期刊发表了题为:Circ

2022-01-24

Sleep :睡眠纺锤可作为神经退行性疾病检测的生物标志物

  睡眠纺锤波,是在非快速眼动睡眠期间大量发生的大脑活动,与认知功能有关。可以通过在头皮上放置非侵入性电极的脑电图(EECs)进行评估。睡眠纺锤波被认为是一种“指纹”,在个体间存在差异,具有高度遗传性,并且在夜间趋于一致。但目前对于确定哪些睡眠纺锤波参数是重要的还没有共识。随着全世界范围内的老龄化,神经退行性疾病负担上升,迫切需要一种敏感

2022-01-21

首个临床试验:唾液泌体小RNA可作为食管癌检测和预后标志物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食道癌是世界年新增人数第8,年死亡人数第6的恶性肿瘤。而且,食管癌在中国尤为突出,全球每年新增和死亡的食管癌,均有超过一半在中国。在我国,绝大部分食管癌患者属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而患者在诊断时往往已处于晚期,5年生存率仅为20%左右。为了提高患者的

202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