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感染康复人群不一定具有免疫力
在COVID19流行期间,除了消灭病毒本身之外,还有一个十分值得问答的问题,那就是感染这种疾病并且之后恢复过来的人群是否从此具有免疫力?
外媒爆料瑞德西韦治疗新冠肺炎首个临床试验失败,真相是什么?
2020年4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 /——据报道,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不小心公布的文件草稿称,实验性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在治疗COVID-19的首个随机临床试验中失败,这篇报道随后被删除。该药物的研发公司吉利德科学公司(Gilead Sciences)对这篇被删除的帖子对研究结果的描述提出了质疑,称这些数据
赛诺菲PCSK9抑制剂波立达®中国上市,显著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
2020年4月19日,赛诺菲宣布阿利西尤单抗注射液(商品名:波立达®,Praluent®)在中国上市!作为PCSK9抑制剂类降脂药物,波立达®的上市为中国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不理想的广大患者提供了重要的新治疗选择,尤其能够降低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和降低全因死亡风险相关。与此同时,“关爱立达——波立达患者援助项目
Nature子刊:开发安全且有一定疗效的HIV疫苗
2020年4月10日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美国亨利·杰克逊军事医学发展基金会和沃尔特·里德陆军研究所美国军方艾滋病毒研究项目组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Medicine上发表了一篇题为"Safety and immunogenicity of Ad26 and MVA vaccines in acutely treated HIV and eff
干细胞因子和外泌体吸入疗法有望治疗肺纤维化
来自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输送肺干细胞分泌物(包括外泌体和和其他细胞分泌因子)可修复小鼠和大鼠因肺纤维化所致的肺损伤,这项工作为肺纤维化患者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无创治疗手段。本文通讯作者程柯教授是 Randall B. Terry Jr. 再生医学杰出教授,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联合生物医学工程系教
近期外泌体重要研究成果一览!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近期科学家们在外泌体相关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与大家一起学习!图片来源:Nature【1】Nature:一种特殊的“诱饵”外泌体机制或能保护宿主抵御细菌感染doi:10.1038/s41586-020-2066-6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纽约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人类和动物细胞中发现了一种诱饵机
肿瘤外泌体microRNA高灵敏检测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孙佳姝课题组在肿瘤外泌体microRNA高灵敏检测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于 2020年3月在线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外泌体是由细胞分泌的含有蛋白质与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纳米尺度(30-150 nm)脂质囊泡,通过运输活性分子参与细胞通讯,是肿瘤液体活检的靶标之一。microRNA是一种长度约为22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RN
干细胞外泌体与五大疾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1月上旬,国际上生物技术公司Aegle Therapeutics的干细胞外泌体临床试验获得了400万美元的融资,用以治疗孤儿疾病营养不良性表皮松解症。这项临床研究利用同种异体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囊泡,包括外泌体,用于治疗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这是一种罕见的儿科皮肤起泡疾病。该研究的关键就是外泌体,临床前研究表明,外泌体携带特定
Nature:一种特殊的“诱饵”外泌体机制或能保护宿主抵御细菌感染
2020年3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纽约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人类和动物细胞中发现了一种诱饵机制(decoy mechanism),其或能保护细胞免于诸如细菌等外来入侵物所释放的危险毒素;研究者表示,细胞经常会暴露于细菌所释放的微小、蛋白包被的特殊物质中,即外泌体(exosomes
近期外泌体在肿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外泌体简介外泌体是由多种活细胞通过内吞-融合-外排等一系列生物学机制而形成的,具有脂质双层膜结构的纳米级微小囊泡。其最早是在1983年由Johnstone RM等研究羊成熟网织红细胞过程中囊泡的形成时发现,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都可以被一些细胞以胞吐的方式所释放,如:免疫细胞、干细胞、肿瘤细胞,且广泛分布于外周血、尿液、唾液、腹水、乳汁、脑脊液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