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纵览“未来医疗VB-FIND创新展暨医疗器械产品创新与国际合作峰会”!
立足新发展阶段,为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国家卫生健康委国
J Immunol:揭示利什曼原虫劫持中性粒细胞在体内建立感染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利什曼原虫是如何隐藏在体内导致利什曼病(Leishmaniasis)的。这些微小的寄生虫由受感染的沙蝇携带。利什曼病被认为是一种热带疾病,每年有
利那洛肽新适应症获FDA批准
6月12日,Ironwood Pharmaceuticals宣布,FDA已批准Linzess(linaclotide,利那洛肽)新适应症的上市申请,用于治疗6~17岁儿童功能性便秘(FC)。
Nature子刊:魏文胜团队开发不依赖CRISPR的线粒体碱基编辑器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名为mitoBE的全新线粒体单碱基编辑工具,该工具不依赖于DddA系统。mitoBE不仅能够高效地实现A to G或C to T的单碱基编辑,还具备选择性地编辑特定链的能力
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研究者们揭示了尼莫利德靶向SIRT1减轻椎间盘退变
下腰痛(LBP)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椎间盘退行性变(IDD)是导致LBP的主要原因,至少占所有LBP病例的40%。
《自然评论·临床肿瘤学》:一文读懂全球胃癌负担情况,以及如何筛查/预防胃癌!
尽管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有下降趋势,全球胃癌疾病负担仍相当沉重,对Hp感染的有效管控配合胃镜筛查,才能进一步降低疾病负担,且对我国等胃癌高发国家效果更为显著
Nature子刊:徐华强/庄友文团队揭示过敏毒素识别补体受体系统的分子模式和选择性机理
该研究首先利用冷冻电镜技术方法获得了C3a结合C3aR,无配体结合的C3aR和C5a结合C5aR1分别偶联下游Gi蛋白异源三聚体的高分辨率复合体结构,结合大量突变研究结果,该团队解释了过敏毒素识别补体
Dev Cell:厦门大学刘文/欧阳高亮团队揭示JMJD8促进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功能和分子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含有JmjC结构域的蛋白家族成员JMJD8定位于内质网,通过干扰STING-TBK1的相互作用抑制下游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激活,促进肿瘤免疫逃逸的功能和分子机制。
李博文等开发新型LNP载体,吸入后可实现对肺部的高效mRNA递送及基因编辑
利用高通量平台,研究团队合成和筛选了可生物降解的可电离脂质组合文库,以构建用于递送mRNA和CRISPR-Cas9基因编辑器的吸入式递送载体。
Cell Stem Cell:蔡秀军/惠利健团队开展转分化肝细胞生物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研究
该研究建立了临床级hiHep-BAL,先在临床前大动物实验中证明了hiHep-BAL可以治疗术后肝衰竭,进而在大肝切病人中证明其安全性和初步疗效。 这是转分化来源人功能细胞的首次临床应用,也是hi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