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DELITY研究中国亚组数据发布:非奈利酮显著降低肾脏复合结局风险43%
非奈利酮是一种新型非甾体高选择性MRA,对MR具有更高的选择性、更强的亲和力,能够高效地阻断醛固酮导致的MR过度激活,从而抑制炎症反应、纤维化,延缓对肾脏结构和功能造成的损伤。
一文了解小核酸抗体偶联药物(AOC)全球市场现状
小核酸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oligonucleotide conjugates,AOC)利用抗体将治疗性寡核苷酸递送至特定细胞或组织,将抗体的组织特异性优势,与小核酸的靶点特异性优势相结合
中国科学家发现,减肥药奥利司他或可增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肝癌的效果
研究团队在小鼠实验中有意外发现。对于原发性结直肠癌小鼠来说,FABP1表达缺失使其肝转移明显减少,说明FABP1还可作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靶点。
利什曼病感染严重程度与皮肤微生物组相关的宿主免疫特征有关
根据美国和巴西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皮肤微生物组与宿主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似乎会影响利什曼病感染个体的疾病严重程度并延迟愈合时间。这种疾病是由白蛉传播、原生动物寄生虫巴西利什曼原虫引起的一种皮肤病。
《自然评论·临床肿瘤学》:一文盘点肝癌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进展,更精准免疫治疗的希望就在这里了
近日在《自然评论·临床肿瘤学》上,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等知名机构的专家们就共同撰文,深度盘点了过去5年来HCC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的探索进展及相关临床研究情况[1]
Cell子刊:张金方/魏文毅团队通过靶向METTL3让冷肿瘤变热,改善癌症免疫治疗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强调了靶向METTL3可作为改善非小细胞肺癌这种冷肿瘤的免疫治疗效果的有前途的新策略。
Nat Med:1期临床试验表明同时靶向PD-1和LAG-3的特泊利单抗有望安全治疗一系列实体瘤和血癌
在一项新的涉及数百名不同类型的晚期实体瘤或血癌患者的1期临床研究中,来自美国匹兹堡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报告说,一种“二合一”癌症免疫疗法可能更有效,而且至少与标准免疫疗法一
一文纵览50+国内外外泌体企业与技术管线
2013年,外泌体因诺贝尔医学奖而被众人知晓,也因此将外泌体研究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外泌体在体液中广泛存在和易获得性等特点,被誉为液体活检"新秀",成为疾病的精确诊断和治疗研究的热点。
Nature子刊:张智/陶文娟团队揭示压力通过大脑调节胃功能的神经机制
有意思的是,研究团队还发现急性应激模型小鼠的这条环路活性增加,下调该环路的活性可缓解急性应激导致的胃功能障碍。总的来说,该研究揭示了脑-胃轴驱动应激导致胃功能障碍的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