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王维民/褚倩/吕付佳发现膳食中反油酸促进肿瘤抗原呈递和癌症免疫
该研究证明了ACSL5以CTLs依赖的方式作为肿瘤抑制因子。ACSL5缺陷损害肿瘤抗原呈递,导致对CTLs介导的细胞毒性和PD-1阻断治疗产生耐药性。
2024-02-21
清华大学研究显示,奶茶让年轻人上头,或增加抑郁、焦虑和自杀风险
奶茶成瘾可以被定义为一种持续和反复的情况,由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这些因素增加了对奶茶的渴望,以获得快乐或缓解负面情绪或身体状态。
2024-02-18
Cell Research封面:吴倩/王晓群/时颖超合作解码人脊髓的时空发育特征
该研究发现位于发育期VZ区的人脊髓神经祖细胞并不是匀质的,而是呈现出了多样的分子特征且沿背腹轴有序分布。
2024-01-08
Cell Rep Med | 武汉大学汪晖团队揭示产前地塞米松暴露对后代肠道菌群和疾病易感性的影响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产前地塞米松治疗(PDT)的人类后代和PDE的大鼠后代肠道微生物群组成的变化。
2024-02-08
Circ Res | 华中科技大学汪道文/陈琛发现扩张型心肌病的致病新机制
高通量RNA测序能够鉴定出在各种疾病发病机制中具有潜在作用的lncRNA,lncRNA通过其致癌和肿瘤抑制作用在癌症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复杂的调节作用。
2024-02-06
《自然·医学》:百万人队列研究显示,司美格鲁肽不仅与自杀意念风险增加无关,反而能大幅降低风险
这项研究的结果显示,司美格鲁肽不仅与自杀意念风险增加无关,可能还有助于降低风险,未来的研究应着重评估司美格鲁肽和其他GLP1R激动剂药物与其他高风险人群自杀意念的发生和复发风险。
2024-01-15
JAMA子刊:日本研究发现,青春期早期至中期持续性的社交退缩和躯体症状加重,与出现自杀意念的风险增加88%和97%有关
近期发表在JAMA Network Open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青春期早期至中期持续性的社交退缩和躯体症状加重与出现自杀意念的风险增加88%和97%有关。
2024-02-06
林鑫华/于颖彦/汪阳明/贺永等10位学术大咖重磅加盟!2024(第四届)类器官大会即将启航!
2024(第四届)类器官大会—类器官与新药研发暨ISoOR 2024国际类器官高峰论坛3月7-8日上海雅居乐万豪侯爵酒店
2024-01-18
罗氏/哈佛团队发现全新抗生素,可抑制内毒素脂多糖外排,让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自杀
目前zosurabalpin已经进入临床测试阶段。如果试验顺利,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给临床医生带来的噩梦有可能就此终结。
2024-01-08
研究揭示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行为与糖代谢受损的关系
自杀行为可以沿着一个连续体分类,包括频繁想要结束生命(自杀意念)、制定具体自杀计划(自杀规划)、自杀企图、最终完成自杀。已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早期精神病发作时,存在共病性自杀行为和葡萄糖代谢障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