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嘉宾公布!林鑫华/于颖彦/汪阳明/贺永等10位学术大咖重磅加盟!2024(第四届)类器官大会即将启航!
来源:网络 2024-01-18 10:40
2024(第四届)类器官大会—类器官与新药研发暨ISoOR 2024国际类器官高峰论坛3月7-8日上海雅居乐万豪侯爵酒店
1会议介绍
INTRODUCTION
会议名称|2024(第四届)类器官大会—类器官与新药研发暨ISoOR 2024国际类器官高峰论坛
会议时间|3月7-8日
会议地点|上海雅居乐万豪侯爵酒店
主办单位|生物谷
联合主办|国际类器官研究协会ISoOR、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松江研究院等
大会主题|聚道聚才聚前沿 共探共促共未来
大会规模|1000+人
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可报名!
02
PART
会议嘉宾

专家简介
林鑫华 教授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执行院长。2009-2016年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任研究员、主要从事发育信号转导及干细胞生物学的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Research Interests)以果蝇和小鼠为模式动物,并结合人源干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研究Wnt、BMP、 Hh、JAK/STAT 等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研究信号转导、转录调控和表观遗传对内脏器官(肠、肺等)的稳态维持、组织再生和干细胞调控的作用机制;探讨信号转导、遗传变异和表观遗传在发育和干细胞调控、以及相关人类疾病(如肿瘤、先天性缺陷等)中的作用机制。
林鑫华教授发表论文共70余篇,许多成果被Nature综述类杂志重点介绍;蛋白糖在形态发生素浓度梯度形成的研究,被认为是发育生物学领域的重大发现;对Wnt蛋白的分泌、分布以及信号转导的贡献获得发育生物学家们的一致肯定;近年来有关内脏器官的稳态维持和干细胞领域的研究也获得同行专家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专家简介
于颖彦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瑞金医院消化外科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浦江人才及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
受聘担任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同行评议专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中心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霍英东优秀教师评审专家、教育部及上海市科技奖评审专家。
担任《Cancer Biol Med》、《Recent Patents on Anti-cancer Drug Discovery》、《中华病理学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诊断学理论与实践》、《转化医学杂志》等编委,在《Nature》、《Nat Commun》、《Genome Biol》、《Oncogene》、《Cancer Biol Med》、《J Exp Clin Cancer Res》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著百余篇。牵头制定《人胃肠上皮组织类器官的构建与保藏操作指南》团体标准,和参与制定《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于2022年发布。获得数项发明专利,其中两项实现技术转移。曾荣获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二等奖(2022),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金奖(2020)、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16)、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2015)、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14)和中国五洲女子科技奖(2013)等。

专家简介
汪阳明 教授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教授,分子医学研究所所长。
研究领域主要为非编码RNA、干细胞及基因编辑。主要成果包括揭示了miRNA通路在胚胎干细胞增殖与分化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发明了miRNA诱导激活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体系;发现了调控早期胚胎发育合子基因组激活(ZGA)和体外全能干细胞转化的新通路PIAS4-SUMO2-DPPA2/4;发展了新型线粒体碱基编辑器和新型干细胞类器官培养平台;合作开发了鉴定物种间保守长非编码RNA的新算法和新技术,揭示了长非编码RNA保守性的新规律。

专家简介
贺永 教授
浙江大学
青年长江学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任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Bio-Design Manufacturing 期刊副主编、Biofabrication、Engineered Regeneration及Applied Sciences期刊编委。
从事增材制造(3D打印)、生物制造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优青、联合基金重点等国自然科学基金4项,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项目)、国家支撑计划、国家数控重大专项课题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运动系统组织工程与再生研究”核心成员,出版生物3D打印专著2本,专著章节5章,授权发明专利50余件(其中9件已转化到企业形成产品),在包括《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Materials Horizons》、《Small》、《Biofabrication》等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论文被引5400次。担任机械工程学会生物制造分会常务委员、创建EFL品牌(Engineering for Life),致力于医工交叉研究及成果转化。

专家简介
刘妍君 教授
复旦大学
2008年在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08 - 2016年先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Ecole Normale Superieure,ENS)微流控芯片实验室,居里研究所(Institut Curie)细胞极性与细胞分化系统生物学实验室从事多学科高度交叉科学研究。2016年受聘于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同年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
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微流控芯片与生物医学交叉科学研究,主要应用微流控芯片模拟重构体内细胞/组织/器官微环境及精准调控细胞行为。2020年,获得国际HFSP“人类前沿科学计划”青年科学家奖,是第六位获得HFSP青年科学家奖资助的中国国内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有:微流控芯片、器官芯片、细胞分析、细胞/组织/器官微环境重构及功能研究、重构微环境中细胞动态及相关生物学行为研究。

专家简介
熊春阳 教授
北京大学工学院
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中国力学学会/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力学专委会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类器官与器官芯片分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委会微纳尺度流动专业组委员。
目前主要从事力学-材料-微纳米技术-生物医学的交叉研究,包括力材料学、力生物医学、类器官工程、器官芯片等。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纳米973项目子课题负责人1项,主持或参加其他国家或地方课题20余项。已发表论文80余篇,申请专利20余项,累计被引用超过2300次。

专家简介
陈璞 教授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系主任,武汉大学组织工程与器官制造实验室创始人。兼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类器官与器官芯片分会委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传感生物芯片与纳米生物技术分会委员。
2017年创建武汉大学组织工程与器官制造实验室(Tissue Engineering and Organ Manufacturing (TEOM) Lab)。研究方向为多能干细胞来源的类器官芯片、声学生物制造。首创了法拉第波生物组装技术,创新发展了体超声生物组装技术。在Advanced Materials、Biofabrication、PlOS Pathogens等杂志上发表论文60余篇,转化中美专利12项。

专家简介
章永春 长聘教轨副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长聘教轨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课题组聚焦器官发育稳态、干细胞及肿瘤发生发展机理研究。主要利用3D类器官、干细胞和转基因小鼠模型研究消化道器官包括食道及其他消化道器官比如胃和肠道发育稳态及疾病尤其是癌症形成机理与治疗。
课题组前期工作率先将人多能性干细胞高效诱导分化成食道上皮祖细胞,并利用该分化系统、3D类器官和转基因小鼠鉴定了多条信号通路在食道发育稳态及肿瘤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相关工作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Cell Stem Cell、Annual Review of Physiology和Developmental Cell等。

专家简介
刘熙秋 长聘副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
2007年和2012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取得生命科学学士和生物材料博士学位,2012-2013年法国格勒诺布尔国立理工学院博士后,2013-2016年任法国国家科学院研究员,2016年底由人才引进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副教授。
以发表高水平SCI论文20余篇,包括Advanced Materials, Biomaterials, ACS Materials Letters,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等国际一流期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面上项目(2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湖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青年人才项目、华中科技大学“医工装备概念验证”项目基金等。授权专利2项,任欧洲癌症研究协会大使、《Materials Today Bio》《Acta Materia Medica》《Interdisciplinary Medicine》青年编委、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类器官和器官芯片分会委员、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评委、武汉市科技局评审专家等职务。
获2023年科创中国·湖北科技经济融合优秀项目三等奖、2023年MINE优秀青年科学家、2023年湖北省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2022年第四届医学3D打印技术与临床应用全国创新大赛一等奖、2021年第三届“花果山英才”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2021年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荣誉。

专家简介
林照博 助理教授、研究员
上海科技大学
2017年加入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任助理教授、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干细胞命运的可塑性、干细胞与类器官作为发育与疾病模型的应用。团队在首次证明了非编码RNA对干细胞类全能性的调控作用; 并首次建立了小鼠的滋养层类器官,以作为胎盘发育的模型及筛选平台; 并利用人类滋养层类器官及血管类器官作为异位妊娠的模型,验证了滋养层影响绒毛内血管生成的重要因子。
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相关成果发表在 Science、Nature Cell Biology、Developmental 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ports、Molecular Therapy 等杂志,并作为共同作者在 Cell、Genes & Development、Cell Research、Nucleic Acid Research、PNAS 等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
03
PART
会议议程
主论坛:主旨演讲
Hans Clevers,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林鑫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粤港澳大湾区精准研究院执行院长
行业专家共识发布/联盟成立/行业榜单发布
论坛一:类器官前沿技术发展与应用
1、类器官培养与前沿交叉技术研究进展
2、类器官智能OI
3、IPS分化与类器官
论坛二:类器官与材料科学
1、3D生物打印人类细胞图谱技术与类器官
2、生物3D打印与成像技术与类器官研究与应用
论坛三:类器官与新药研发
1、类器官高通量药物筛选
2、类器官药物毒理评价
3、类器官与药物研发
论坛四:类器官交叉技术联合应用
1、生物医学大数据与生物信息学
2、生物材料与仿生材料
3、类器官纳米生物传感技术
4、类器官成像与活体动态示踪
5、类器官与器官芯片
论坛五:类器官疾病模型构建与应用
1、IPS分化与类器官疾病模型构建
2、肿瘤类器官培养与应用
3、恶性肿瘤疾病类器官模型构建
论坛六:多组织类器官与器官芯片
论坛七:类器官标准化与规范化
1、类器官的人遗资源管理和生物安全法律法规
2、类器官生物样本库建设
3、类器官相关的指南规范
论坛八:类器官再生医学与临床疾病
1、类器官模拟稳态发育
2、类器官与临床研究
3、类器官与精准医学研究
4、类器官与药代动力学
5、类器官临床应用潜力与市场开发
类器官产业沙龙
青年论坛
行业大赛
04
PART
往届回顾







05
PART
往届展商(部分)
06
PART
参会注册
参会人员分布
早鸟票限时开售!
扫描上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
钻石赞助、白金赞助、金牌赞助、银牌赞助、铜牌赞助
演讲赞助
卫星会
茶歇赞助
午宴赞助
晚宴赞助
会刊单页
资料入袋
会议物料冠名等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