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揭示Gabija复合抗噬菌体侵染的分子机理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卫涛涛团队联合深圳湾实验室研究员马军团队等,报道了Gabija八聚体复合物的结构,阐明了Gabija系统发挥免疫防御作用的分子机制。

2024-02-03

ACS Pharm & Transl Sci:天然化合五味子素B或有望治疗人类结肠癌

研究人员发现,称之为五味子素B的多酚类活能在治疗结肠癌中表现出显著的抗肿瘤效应

2024-03-04

科学家全面分析人体膳食纤维摄入与2型糖尿病关系,找到9种相关肠菌并发现降低糖尿病风险的肠菌代谢

这项研究成果突出了肠道微生物在人类代谢健康和疾病中的重要作用,为精准营养和个性化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支撑。

2024-04-18

Ann Rheu Dis:科学家识别出有望帮助开发治疗人类强制性脊柱炎新型疗法的特殊生物标志物

来自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或能帮助解释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发生的分子过程;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种强直性脊柱炎的新型疗法,其对于携带特殊遗传突变的患者比较有效。

2023-10-13

《自然评论·临床肿瘤学》:一文盘点肝癌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进展,更精准免疫治疗的希望就在这里了

近日在《自然评论·临床肿瘤学》上,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等知名机构的专家们就共同撰文,深度盘点了过去5年来HCC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的探索进展及相关临床研究情况[1]

2023-10-17

Cell | 浙江大学王良静/陈淑洁发现微生物代谢通过调节泛癌患者的T细胞干细胞性提高免疫治疗效果

该研究发现共生约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L. johnsonii)的丰度与Tpex细胞的比例呈正相关,并提高了对ICB的反应性。

2024-03-17

Cell:为评估衰老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框架

“衰老(aging)”可以指不同的过程,因此很难确定一种单一的、高度通用的分子或方法来测量衰老过程。反过来,衰老的分子、生物、功能、临床和表型生物标志物也缺乏一致性

2023-09-07

研究发现黄酮类化合可挽救驱动蛋白的致病突变

结果显示,突变体线虫表现出行为不协调。进而,研究对这一突变体线虫进行遗传筛选,最终分离出20种突变可以纠正KIF1A(R11Q)突变引起的线虫行为学缺陷。

2024-02-01

Nature:科学家发现或能帮助确定人类2型糖尿病风险和疾病并发症的特殊遗传标记

将多祖先全基因组关联性研究数据与单细胞表观基因组学研究相结合或能帮助揭示驱动人类2型糖尿病发生和进展的病原学异质性,这或许有望为优化全球获得遗传知情糖尿病的护理提供一条新途径。

2024-02-23

推动衰老研究发展,Cell发布评估衰老生物标志物的统一框架

随着衰老生物学研究的快速发展,识别和评估人类的长寿干预措施已成为该领域的关键目标。衰老生物标志物是在现实的时间框架内实现这些目标的至关重要的工具。

2023-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