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科学家识别出与乳腺癌和卵巢癌发生相关的数千种新型基因突变

研究者表示,这项研究结果表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遗传风险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情况,而是存在于基于遗传改变如何影响蛋白质功能的范围内。

2024-10-04

Cell:细胞因子IL-4让卵巢癌对免疫疗法产生抵抗性,靶向IL-4有望可能克服这一点

Perturb-map 结合了最先进的空间成像技术,增强了传统的基因编辑 CRISPR 筛选技术,即同时对数百个基因进行“扰动”。

2024-11-01

跨越前病变到晚期,微生物群落上演“变脸秀”!

本研究不仅为肠癌的无创筛查和早期诊断提供了更强大的生物标志物,更从组成和功能层面,以及前所未有的菌株分辨率,刻画了疾病进展中肠道微生物的特征。

2025-06-06

研究发现,在肠癌早期促的IL-17RA信号,却也能有效抑制晚期肠癌发生发展

研究者们首先证实在晚期CRC(III/IV期)患者中,IL17RA基因的低表达与患者生存预后不佳、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有关,而后在小鼠实验中再评估IL-17RA的影响。

2025-03-17

Biomed Analysis:使用外泌体作为药物递送系统以期更精准有效的治疗卵巢癌

来自中国东南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概述了一种新型鉴别和治疗方法,即一种新型的基于外泌体的药物运输系统,其能改善药物进入细胞的能力并靶向作用癌细胞。

2024-09-10

Cancer Cell:中山大学韩辉/史艳侠团队证实,TNT三联疗法安全有效治疗局部晚期阴茎鳞状细胞

这项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新辅助治疗 TNT 方案(特瑞普利单抗+尼妥珠单抗+紫杉醇化疗)在局部晚期阴茎鳞状细胞癌(La-PSCC)中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和可接受的毒副作用。 

2025-04-14

JCO Global Oncol:科学家在中国卵巢癌患者中识别出可靶向作用的特殊突变体RAD51D

本文研究揭示了中国卵巢癌患者的遗传蓝图,同时研究人员在患者机体中识别出了一种富集的RAD51D突变体,这或许就能作为卵巢癌管理的重要参考并能提供一种潜在的治疗性靶点。

2024-09-03

韩欣欣/蔡春晖/邓玮等开发类器官新技术,从单细胞悬浮液培养出大小一致的卵巢癌类器官

该研究为开发量身定制的治疗策略开辟了一条有前景的道路,特别是在肿瘤研究领域,针对卵巢癌治疗的细微差别量身定制治疗策略。

2024-08-16

美国科学家发现,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增加320%

Schliep团队基于美国犹他州人口数据库中超45万名女性的数据,发现与没有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相比,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增加320%。

2024-08-05

首个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PARP抑制剂获批晚期卵巢癌一线维持治疗

希望氟唑帕利这个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福星”,能照耀更多我国晚期卵巢癌患者,并给她们带来更好的生存获益。

2024-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