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 Communications: 胶质细胞PD-L1/PD-1轴可作为硬化症急性期和进展期的潜在治疗靶点

星形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CNS)中的关键分子,在健康和疾病中具有多种功能。星形胶质细胞除了在发育和动态平衡方面发挥作用

2023-09-13

《自然·神经科学》:南大团队首次发现,癫痫灶神经元“甩脂”殃及星形胶质细胞,促进癫痫发生

本研究证明了癫痫灶中存在一类与癫痫相关的星形胶质细胞群体LARA,并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脂质积累的反应状态。LARA可能与癫痫的耐药性存在关系,其A2AR的上调或是神经元过度兴奋的一个促成因素。

2023-04-11

武汉大学郭明雄/孙桂鸿团队开发人工载药囊泡纳米平台,突破血脑屏障,治疗胶质母细胞瘤

研究团队利用脂质体挤出器获得了一种ANG肽修饰的工程化囊泡——ANG-TRP-PK1@EAVs,ANG肽为脑胶质瘤细胞膜上高表达LRP1蛋白的配体。

2023-08-21

Sana公司证实年轻健康的人类神经胶质祖细胞可竞争性替代患病和衰老脑细胞

这项研究结果显示,同种异体HIP CD19 CAR-T细胞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源化小鼠肿瘤模型中是安全的,且能够实现持久、有效的肿瘤清除效果。基于低免疫T细胞的“通用型”CAR-T细胞疗法能够达到目前只

2023-07-21

研究者们揭示了新机制可能为提高恶性胶质瘤治疗效果提供一种新的靶向策略

胶质母细胞瘤(GBM)的标准治疗包括最大限度的手术切除,然后同时进行放射治疗和替莫唑胺(TMZ)辅助治疗。

2023-08-10

Nature:远距离的神经元连接或能驱动人类胶质母细胞瘤的进展

来自贝勒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动物模型进行研究揭示了一种新的过程,即远离原发性肿瘤位点的神经元是如何刺激来自胶质母细胞瘤中的基因进行表达,随后再诱发肿瘤发生浸润的。

2023-07-05

中国科技大学研究者们揭示了MGCG有可能促进恶性胶质瘤的发展,并可能成为肿瘤分子诊断和治疗的候选分子

成人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最致命、最顽固的恶性实体瘤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病理分类,GBM分为数字分级(I-IV)。GBM被认为是不可治愈的,经过积极的综合治疗

2023-08-24

揭示HIV能够持久潜伏在人类大脑的小胶质细胞中

作为HIV的生命周期的一部分,这种病毒将它的DNA拷贝插入到人类免疫细胞中。这些新感染的免疫细胞中的一些会进入休眠状态,潜伏很长一段时间,这被称为HIV潜伏期(HIV latency)。

2023-06-21

Mol Neurodegeneration:揭示小胶质细胞促进机体大脑损伤背后的分子机制

来自阿尔伯塔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小胶质细胞如何发生变化并对机体损伤做出反应,这一研究发现或有望帮助科学家们寻找新方法来在这些细胞变坏时保护人类的大脑健康。

2023-06-06

斯坦福团队首次证实,骨髓移植可以替换大脑中90%的病变小胶质细胞,缓解阿尔茨海默病病理特征

不过我相信大家都能看得出来,对于阿尔茨海默病这种进展缓慢且不威胁生命的疾病而言,骨髓移植的代价太大了,在临床上是不可行的。因此,更好的办法是,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找到安全有效/经济便捷的小胶质细胞替换

2023-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