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首次解析出IgM型B细胞抗原受体的三维结构图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公布了IgM型B细胞抗原受体的确切分子结构。他们的发现表明,B细胞表面的IgM型受体与其他受体相互作用,从而控制其信号转导。

2022-10-25

科学家发现,抗原呈递细胞竟会主动将端粒呈给T细胞,帮助T细胞延长寿命

Alessio Lanna教授的研究团队发现,APC会“无私奉献”自己的端粒给T细胞,从而帮助T细胞“续命”,增强免疫应答并稳固长期免疫记忆。

2022-11-11

《科学·进展》:中国科学家发现胆固醇竟是PD-L1的“稳定器”,助力癌细胞免疫逃逸

PD-L1具有一种独特的配置来保证其稳定性。依赖于两个关键的CRAC胆固醇基序,PD-L1与胆固醇结合,防止自身被降解。当这两个基序发生突变时,即会破坏PD-L1与胆固醇的结合作用

2022-10-12

《细胞·代谢》:浙大团队破解葡萄糖促进肿瘤免疫逃逸之迷!

近二十年,随着免疫检查点的不断挖掘,肿瘤免疫的研究突飞猛进,人们发现肿瘤细胞能表达PD-L1,与T细胞的PD-1结合,激活免疫抑制信号,从而逃逸肿瘤免疫。

2022-09-17

揭示奥密克戎等病株的抗原差异!

近段时间,Karlijn Straten教授及其团队针对SARS-CoV-2展开了相关研究,以便在抗原性方面与流行的变异株匹配。

2022-09-23

稳定型抗原Pfs48/45可引发超强的阻断传播抗体反应!

近段时间Brandon McLeod教授及其团队使用基于结构的计算方法设计了稳定在最有效抑制单抗识别构象中的Pfs48/45抗原,与野生型蛋白相比,热稳定性提高了25°C以上。

2022-09-23

Cell:开发出识别未来可能影响快速抗原测试性能的SARS-CoV-2突变的方法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市面上的快速抗原测试能够检测出过去和现在令人担忧的SARS-CoV-2变体,并确定了可能影响未来测试性能的潜在突变。

2022-09-22

重庆发现内地首例猴痘确诊病例,近岸蛋白备好了猴痘抗原/抗体/分子诊断酶等原料

9月16日,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外发布消息称:重庆市确诊 1 例境外输入猴痘病例。经过检测,该病例感染的猴痘病毒属于西非系B.1支。

2022-09-22

肿瘤新抗原疫苗+化疗+PD-1,三管齐下治肺癌

这项最新研究证明了个体化新抗原疫苗NEO-PV-01联合化疗和派姆单抗在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但该疫苗的抗肿瘤疗效仍需进一步验证。

2022-09-01

科学家发现高浓度盐促进抗原呈递细胞炎症小体激活,导致血压升高的新机制

这些研究结果揭示了内皮钠通道,炎症以及盐敏感性高血压之间相关联的潜在机制,而且他们之间的关联与抗原呈递细胞中NLRP3炎症小体激活有关,这一发现可能成为治疗盐敏感性高血压的潜在靶点。

2022-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