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子刊:“金属骨头”—钛合金,可加速骨骼再生

  医用钛合金不仅无毒、质量轻、抗腐蚀,而且具有极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与人体骨结合的天然能力,可用作植入人体的植入物等,是很理想的医用金属材料。漫威宇宙的X战警系列电影,金刚狼的钛合金人骨大展神威,坚不可摧。如果我们在现实世界将医用钛合金,也同样换到身体里,或者说把自己的骨头换成钛合金骨头,那么我们是不是也会变得更加强大呢?天津大学、河北工业

2021-12-02

我国学者研究发现:压力大、贫穷,更容易患心脏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压力也在变得越来越大。早期的研究表明,压力会导致脱发、白发、肥胖等危害。长期压力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心脏病、糖尿病、抑郁和焦虑。不仅如此,压力还会抑制免疫功能,减弱抵御能力,甚至是促进肿瘤生长。心血管疾病(CVD)是全球第一大致死疾病,同样是我国第一大死亡因素。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有近18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全球死亡

2021-12-22

赛诺菲/再生元Dupixent(达必妥)治疗6个月-5岁儿童疗效显著!

Dupixent第一个获批治疗特应性皮炎的靶向生物药,已在中国上市,用于治疗成人患者。

2021-12-18

Genome Biol:科学家识别出与人类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相关的风险基因

2021年12月30日 讯 /生物谷BIOON/ --每出生100个婴儿中就有1个会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CHD,congenital heart disease),其是引发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然而目前研究人员对引发这些发育障碍的遗传原因知之甚少,这或许就影响了准确的产前遗传测试技术的开发和进展。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Genome Biology上题为“

2021-12-30

非编码RNA调控仿刺参肠道再生和皂苷合成研究获进展

  非编码RNA中的miRNA和tRNA在基因表达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在棘皮动物中相关研究较缺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李富花课题组通过多组学数据整合分析,揭示了棘皮动物miRNA和tRNA基因的组织结构特点、进化历史和表达调控机制,以及它们在海参肠道再生和皂苷合成等生物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Genomics和

2021-12-04

再生医学新突破!全球首个可自我繁殖的活体机器人问世,AI 立了大功

  在我们眼中,机器人从来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这些材料可以让机器人既强壮又灵活。而现在,一种新型异种机器人已经诞生,来自美国佛蒙特大学、塔夫茨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研发出了有史以来第一款可自我繁衍的活体机器人,它完全打破了人们对于机器人的固有印象,并且有望在未来为外伤、先天缺陷、癌症、衰老等提供更直接、更个性化的药物治疗。这项研究成果以

2021-12-02

Nature Plants:愈伤组织能再生器官研究获进展

  组织培养是重要的植物营养繁殖技术,也是基因编辑等现代农业分子育种技术得以应用的基础。20世纪50年代,由Skoog、Miller奠定的组织培养技术沿用至今(Symposia of the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Biology,11:118–130, 1957)。在两步法组织培养技术中,第一步是获取多能性(p

2021-11-19

Science:基因B4GALT1的一种错义变体可将心脏病风险降低33%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和再生元遗传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合作发现了一种新的基因变体,它与损害心脏的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和一种叫做纤维蛋白原(FIB)的凝血蛋白的较低水平有关,这似乎可以大大降低一个人患心脏病的风险。

2021-12-08

梳理心脏再生最新研究进展

2021年9月30日讯/生物谷BIOON/---在心脏病发作后,死亡的心肌组织会由瘢痕组织替代。不过,瘢痕组织与心肌的搏动方式不相同,因而心脏的“泵血”能力下降。近年来,科学家们采用多种手段将心脏瘢痕组织和其他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直接重编程为心肌细胞。这一突破性的成果为未来的临床试验和心脏病患者治疗奠定基础。基于此,小编针对这一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一番盘点,以

2021-09-30

Science:机械应力对心脏瓣膜形成过程的调控机制

  心脏是生命的发动机,源源不断地提供循环系统中的动力,是生物体内最关键的和最精密的器官之一。在心脏内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这些瓣膜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入心室而不能倒流。如此精密的结构是如何形成的呢?近日,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Julien Vermot研究组在《Science》,发表了题为“Bioelectric signaling

2021-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