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年轻人糖尿病发病率大幅上升,胖是主要因素
该研究首次描述了早发型2型糖尿病的全球负担,并且首次研究了具有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中的性别差异,近30年,早发型2型糖尿病的负担呈明显上升趋势。
CRISPR+类器官,林德晨团队揭示胃食管癌发生发展机制,并发现潜在药物
这项研究建立了一个研究早期GEJ肿瘤的类器官疾病模型,揭示了早期GEJ肿瘤TP53/CDKN2A失活相关的促癌机制,确定了在GEJ肿瘤发生过程中的关键代谢和表观基因组变化,有助于GEJ肿瘤的早期诊断和
Science子刊:肠道菌群可能会导致癌症治疗后的感染性并发症
该研究发现,在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组中富含降解黏蛋白的细菌。对小鼠的进一步实验确定了饮食、代谢产物和肠道黏液的相互作用。
Nature:中美科学家联手发现溶木聚糖拟杆菌通过降解肠道尼古丁降低脂肪肝发病率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小鼠肠道中分离出了一种能够分解尼古丁的细菌。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Nature期刊上。
美国FDA批准Tzield:首个可延缓1型糖尿病发病的药物!
Tzield(teplizumab)是第一种可预防/延缓高危人群发展为临床1型糖尿病(T1D)的疗法。2周疗程治疗将疾病风险降低50%、发病推迟25个月(2年)。
《JAMA·肿瘤学》:让最毒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风险翻倍,BRCA1的这个变化要警惕!
,基线有WBC BRCA1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受试者,将来更容易患TNBC和HGSOC,HR分别为2.35和1.93。也就是说健康绝经后女性,有WBC BRCA1启动子区甲基化的个体将来患TNBC和HGS
Leukemia:皮肤微生物组的改变或与白血病患者干细胞移植后并发症的发生直接相关
来自维也纳医科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皮肤上识别出一种特殊的细菌增殖或许能作为与干细胞移植患者机体并发症发生相关的因素,相关研究或有望帮助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开发出新型的疗法策略。
人类的发病风险或与X染色体密切相关!
来自凯斯西储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表明,相比男性而言,女性大脑中名为泛素-特异性肽酶11的X染色体连锁酶类的表达水平会更高,这或许就会导致tau蛋白在大脑中的积累水平更高。
中国牵头制定并发布全球首个干细胞国际标准
据了解,中国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协同创新平台是由国家干细胞资源库牵头于2019年9月组建,在平等、互利、共享、合作的基础上自愿组成的专业性、开放性、共享性的社会组织。
Nature子刊:浙大张丹团队揭示卵母细胞铁死亡在卵巢功能不全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
课题组深入阐明了BNC1基因突变通过BNC1-NF2-YAP-TFRC/ACSL4信号通路致卵巢功能不全的分子机制,首次报道了卵母细胞铁死亡在卵巢功能不全发生中的作用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