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天津科技大学樊振川实验室揭示纤毛信号蛋白通过RABL2-ARL3-BBSome框调控其逆向扩散跨越纤毛过渡区的分子机制
天津科技大学樊振川实验室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了题为:RABL2 Promotes the Outward Transition Zone Passage of Signaling
融资近2亿美元的美国公司推出「松露甜味剂」,发酵成天然甜味蛋白商业化关键?
总部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 MycoTechnology 致力于使用发酵技术和蘑菇菌丝体来制造新型食品成分。近日,该公司发现了一种源自松露的甜味蛋白质,这一突破性的进展正值最近的人造
Cell:我国科学家领衔发现疫霉菌的许多效应蛋白通过模拟PP2A的调节亚基来劫持PP2A核心酶机制
在与宿主的共同进化军备竞赛中,病原体已进化出了一系列蛋白。这对于对农业和林业造成重大损害的疫霉菌(Phytophthora)来说尤其如此。作为疫霉菌中的一个广为人所知的物种,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
徐州医科大学研究者们揭示了DRD2和β-连环蛋白可能是胶质母细胞瘤预后不良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在恶性脑肿瘤中,胶质母细胞瘤是最致命的肿瘤,具有进展快、治疗耐药、复发率高等特点。临床上,基底膜患者在整个病程中经常经历肿瘤诊断、反复治疗和肿瘤复发所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压力,导致抑郁。
新型高效细胞外囊泡膜蛋白检测分析平台EVArray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 EV)具有分布广泛、丰度高、信息丰富等优点,在液体活检方面的临床应用潜力非常巨大。
大型临床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下午运动,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可增幅50%
研究发现在强生活方式干预下,血糖控制变化与bMVPA时间段有关,下午进行bMVPA与参与者HbA1c得到更高改善、停止使用降糖药物有关。并且,bMVPA时间与HbA1c之间的关联独立于降糖药物的使用,
Cell:蝙蝠蛋白ASC2强效抑制炎性体的能力有望开发对抗人类炎症性疾病的新策略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蝙蝠在没有明显疾病的情况下容纳病毒的不寻常能力,发现了一种可能开启对抗人类炎症性疾病的新策略的蛋白。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3年5月1
全球1400多万2型糖尿病病例的发生或与不良饮食有关!
来自塔夫茨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个基于184个国家的膳食摄入量的研究模型,并根据该模型推测,2018年全球人群不良饮食会导致超过1410万例2型糖尿病病例。
Cell:解析出蛋白LRP2的三维低温电镜结构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首次揭示了一种生死攸关的蛋白---LRP2---的三维结构,其清晰度足以最终揭示它是如何起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