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篇Cell子刊文章深度剖析基因组自我调节的新型分子机制
2020年2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两篇刊登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州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基因组自我调节的分子机制。生物体的基因组中包含了每个细胞和组织发育和发挥正常功能所需要的所有信息,当被写入DNA后,每个基因都会进行信息编码,包括帮助确定组织形状的结构蛋白、催化生命化学反应的酶、
Sarepta公司第二款外显子跳跃疗法Vyondys 53获得美国FDA批准!
2019年12月16日讯 /生物谷BIOON/ --Sarepta Therapeutics是一家专注于开发精准基因疗法治疗罕见病的生物技术公司。近日,该公司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加速批准Vyondys 53(golodirsen),用于治疗经检测证实适合使用外显子53跳跃(exon 53 skipping)治疗的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患
默克MET抑制剂tepotinib获美国FDA突破性药物资格,治疗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患者!
2019年09月12日/生物谷BIOON/--德国制药巨头默克(Merck KGaA)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授予其靶向抗癌药——口服MET抑制剂tepotinib突破性药物资格(BTD),用于治疗接受含铂化疗后病情进展、携带MET基因第14号外显子跳跃突变(MET exon14-skipping)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去年3月,tepotinib被日本卫生劳动
研究人员解译出真盐生植物异子蓬全基因组
异子蓬(Suaeda aralocaspica)是一年生真盐生植物,主要分布于中亚,在中国仅产于新疆。异子蓬在耐盐特性、光合作用和种子性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异子蓬能够在表层土壤含盐量超过10%的环境中正常生长,种子萌发耐盐性超过1000mmol/L NaCl。异子蓬的叶片、花被片和果实都能在单个细胞内完成C4光合作用,这与典型的具有花环结构(Kranz)的C4植物不同。另外,异子蓬能在同一
Nature子刊:利用免疫正交直向同源物有望提高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效率
2019年8月22日讯/生物谷BIOON/---近年来,进入临床试验的蛋白治疗剂的数量急剧增加。这类治疗剂的一个重要限制是它们可能是宿主适应性免疫系统的靶标。业已存在的免疫力和治疗诱导的免疫应答都能够潜在地降低治疗效果。鉴于CRISPR-Cas9的功效和高通量能力,它引发了基因组编辑领域的变革。一项利用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组编辑的临床试验于今年年初开始,并且还将有更多的临床试验。然而,
清华李梢组在Cell子刊首次解析胃炎癌转化单细胞网络,发现胃癌极早期标志物
Cell子刊:亲喂母乳or瓶喂母乳 影响乳汁微生物组
亲喂母乳,指母亲用乳房直接哺育孩子;瓶喂母乳,指母乳挤出来放在瓶子里喂养孩子。最新一项发表在《Cell Host&Microbe》杂志上的研究表示,这两种母乳喂养方式会影响乳汁的微生物组。此前人们一直认为母乳是无菌的,后来发现母乳中含有低水平的细菌。目前尚不清楚乳汁微生物组是如何形成的,但有两种理论可以解释它的起源:一种理论认为它起源于母体乳腺;而另一种理论认为它是由婴儿口腔微生物群逆
PLoS Genet:科学家深度解析基因组的“黑暗面”:内含子
2019年2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Genetic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纽卡斯尔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内含子突变与人类种群变异之间的直接关联;科学家们在基因组学研究中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揭示人类基因组的“黑暗面”所扮演的关键角色,这些区域即科学家们尚未找到携带特殊功能的基因组区域。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研究
刘宏伟研究组Cell子刊《Cell Reports》发表研究论文,揭示灵芝抗脂肪肝候选新药分子GA7调节肠道菌群作用机制
作为药物研发的新“靶标”,肠道菌群被称为人体新的“器官”,其结构、功能变化与宿主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密切相关。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宏伟研究团队长期开展我国珍稀食药用真菌生物活性物质筛选鉴定与成药性评价研究,构建了结构多样性丰富的食药用真菌化合物库。该团队的前期研究从一个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灵芝先导分子(Eur.J. Med. Chem., 2017, 127, 1035)出发,通过结构改
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春宇-陈超课题组在Science及其子刊揭示精神疾病发病机理
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IF = 41.06)和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IF = 16.71)同期发表了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遗传学研究中心刘春宇教授和陈超副教授团队的3项重要研究成果。这些研究发现加深了我们对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和自闭症发病机制的理解,为今后的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寻找疾病的药物治疗靶点提供重要基础。精神分裂症(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