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Methods | 复旦大学原致远/中国科学院赵屹合作为空间聚类方法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评估框架
该研究比较分析发现了当前方法的几个局限性,包括识别小区域的挑战,缺乏多切片分析能力和大规模可扩展性问题。
2024-03-20
常凌乾/王杨/钱海生团队开发电微流控生物芯片,实现隐球菌快速裂解和灵敏检测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电微流控生物芯片。该芯片集样本制备和结果定量于一体,实现了“样本进,结果出”的目的。芯片可以在20分钟内检测出隐球菌,并在1小时内达到最大检测限,且能够有效的区分隐球菌的两种亚型。
2024-02-10
Cell:揭示金黄色葡萄球菌触发皮肤瘙痒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基于小鼠和人类细胞实验,首次证实一种常见的皮肤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可通过直接作用于神经细胞而引起瘙
2023-12-21
Nature:发现一类新的抗生素在体外可强效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这项新研究的一个关键创新点是,这些作者还能弄清深度学习模型在预测抗生素效力时使用了哪些信息。这些知识可能帮助科学家们设计出更多的药物,它们可能比深度学习模型识别出的药物效果更好。
2024-01-18
Nature:挑食是免疫系统和大脑对身体的保护,防止过敏原引起的伤害
研究团队首次在小鼠上证明,肥大细胞就像一个传感器,它们向大脑发出信号,让它们回避抗原(包括有害过敏原),从而保护自身免受威胁健康的炎症反应。
2024-01-02
Nat Nanotechnol:表面携带特定过敏原和抗Siglec-6抗体的纳米颗粒可抑制过敏反应,在小鼠实验中成功率为100%
当Scott团队将他们开发的纳米颗粒与抗体混合时,接近100%的抗体成功地附着在纳米颗粒上,而不会失去与特定靶标结合的能力。
2024-01-27
IJMS:科学家有望开发出抵御耐药性粪肠球菌感染的潜在候选疫苗
来自挪威北极圈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阐明了如何制造一种相对容易生产的肠球菌疫苗,而获取这种针对抗生素耐药的肠球菌的疫苗或许将是抵御抗生素耐药性的重要一步。
2023-12-16
研究发现原核Argonaute系统介导免疫响应新机制
本研究证明了long-B pAgo与其关联蛋白共同作用,在识别入侵核酸后激活相关效应物,引发流产感染免疫响应,从而为宿主提供免疫保护。
2023-11-07
科学家们揭示了原发肿瘤切除如何丰富前列腺癌细胞在骨骼中的传播
前列腺癌(PCa)是最常见的癌症,高达90%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但只有10%的患者在最初诊断时被诊断为骨转移。
2023-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