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学·转化医学》:绿光入眼,疼痛消散!复旦团队发现绿光可以镇痛并解析出脑环路机制

视觉信号传入到痛觉信息调控的功能环路起始于视网膜的非自感光视锥/视杆神经节细胞,之后投射至vLGN通路,再通过vLGN通路内Penk神经元投射到DRN,由此介导整个绿光镇痛过程。

2023-01-18

Cell:利用定量命运图谱逆向追踪细胞在有机体中的起源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计算机模型---称为定量命运图谱(quantitative fate mapping)---可以回顾发育时间线,以追踪细胞在一个完全发育的有机体中的起源。

2022-12-26

西南医学中心开创新型基因编辑方式,可永久性恢复心脏病严重损伤,已完成概念验证研究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种缺血后发生的组织损伤,即使恢复供血,组织功能也无法完全恢复。这种损伤常在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后发生。

2023-01-20

个性化追踪M蛋白, EasyM推进骨髓瘤的精准医学实践

发展高效灵敏的检测方法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2023-01-10

Nat Genet:构建出人体肺部的空间多组学细胞图谱,发现了11种新的肺细胞类型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韦尔科姆基金会桑格研究所和剑桥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的肺细胞图谱,揭示了11种新的肺细胞类型,并对参与对抗肺部感染的一个免疫过程提供了详细的新见解。

2022-12-30

【盘点】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读

每年,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一些重要的评奖都会陆续展开,以表彰在这个领域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在这些评奖中,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尤为人所看重。

2022-12-27

顶尖专家共聚云端展望智能医学新趋势 !2022上海智能医学论坛暨第五届复旦大学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论坛召开!

2022年12月4日,“2022上海智能医学论坛暨第五届复旦大学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论坛”成功召开。

2022-12-05

协和医学院李晋磊等人发现,中年时期体重先上升再下降,痴呆症风险大增

经过进一步探索,研究团队发现其中一个亚组,其BMI指数最初(50岁前)呈上升趋势,随后(50岁后)呈下降趋势,似乎是BMI指数下降与痴呆症关联的核心,相比,这种情况下,痴呆症风险最高。

2022-12-21

《自然·医学》:AD血液生物标志物大PK!p-tau217脱颖而出

本研究评估了多种血液AD生物标志物在AD早期阶段患者中与Aβ病理变化的相关性,并评估了这些生物标志物在纵向变化上与Aβ病理、认知功能和脑萎缩纵向变化的相关性,识别出了p-tau217这一可有效反应Aβ

2022-12-14

Cell:新研究揭示人类5000多个必需基因表型图谱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怀特海德研究所和布罗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利用一种新颖的、集合的、基于成像的筛选方法系统性地评估了5000多个人类必需基因的功能。

202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