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胶新锐A轮融资1.1亿美元,目标是开发突破性抗癌药物
致力于分子胶开发的生物技术公司TRIANA Biomedicines宣布完成1.1亿美元的A轮融资,此轮融资由种子轮投资者RA Capital Management 和Atlas Venture等。
有望作为新的基因编辑和核酸检测工具
像人类一样,细菌有多种免疫系统来抵御病毒等病原体。这些免疫系统通常降解病原体的DNA以使其变得无害。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和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细菌中发现一种全新的利用一种不同
Neurobiol Dis:揭示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大脑中基因表达改变的分子机制
来自西班牙的科学家们通过对来自近800名已故个体的大脑样本的遗传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出了确定患病的个体大脑中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中的基因表达与未诊断为痴呆症的个体(对照个体)的大脑中细胞中基因表达之间的差异,这些样本来自西奈山医学院等三家机构。
Cell Rep:科学家揭示单基因糖尿病发生的新型疾病分子机制
来自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HNF1A(肝细胞核因子1A,hepatocyte nuclear factor 1A)基因中常见的MODY3突变如何引起人群糖尿病的,研究人员对携带相同基因突变的患者表现出多种MODY特征感到非常好奇,甚至在同一个家庭中亦是如此。
PNAS:揭示特殊精神疾病风险基因影响大脑发育的分子机制
来自瑞典卡罗琳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模型并揭示了风险基因CACNA1C影响大脑功能和精神性疾病发病风险的分子机制。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大豆遗传与分子改良学科组发现PG031基因具有改良大豆种皮吸水性的应用潜力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大豆遗传与分子改良学科组题为“A polygalacturonase gene PG031 regulates seed coat permeability with a pleiotropic effect on seed weight in soy
Nature:研究揭示药物二甲双胍的作用靶点及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分离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生物分子功能与机制研究组研究员朴海龙团队,与中科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林圣彩团队/教授邓贤明团队合作,鉴定到二甲双胍直接作用的分子靶点为PEN2(γ-secretase的亚基),并进一步揭示了这一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介导的溶酶体途径,激活AMPK的具体方式,阐释了AMPK相关途径
Plant Communications:总结植物次生代谢小分子多样性的(泛)基因组基础
植物是优秀的“化学家”,可以合成20-100万多种结构和功能各异的天然小分子化合物。植物次生代谢小分子化合物在植物生长发育、胁迫响应、抗病抗逆、植物与环境互作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它们中的大部分只在特定的植物家族或者物种中分布,其生物合成往往涉及到多种多样的酶反应步骤和亚细胞分区。植物的基因组重复序列多、结构复杂、大小不一,
CANCER CELL:探索预测肝细胞癌预后和免疫治疗反应的共刺激分子基因
近段时间空军西京医院消化疾病研究所的一个团队针对共刺激分子相关基因开展了相关研究,以明确其在HCC(肝细胞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