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人类基因学研究发展的综述文章发表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在Science特刊《人类基因组发布20周年》上,发表了题为Insights into human history from the first decade of ancient human genomics的综述文章,系统梳理了过去十余年来古人类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通过获取的小的古DNA片段

2021-09-26

J CLIN IMMUNOL:与STAT2功能突变丧失和获得相关的人类疾病表型:病毒易感性和I型干扰素病

先天性免疫错误的重要性不仅在其本身,而且在于有关人类免疫途径的作用和调节的知识,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已经发现了一系列抗病毒I型和III型干扰素(IFN-I/III)系统活性的单基因疾病。该研究回顾了这些STAT2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和管理。

2021-09-28

Parkinson’s Disease:探索帕金森病中人类基因肠道-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复杂疾病的病因仍然是个谜,尽管几十年来对环境风险的流行病学研究和全基因组研究发现了每种疾病的数十个或数百个易感位点。

2021-09-06

常见药物或能在人类机体肠道菌群中积累 或会降低药物的有效性且能改变肠道微生物的功能!

来自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普通的药物或能在肠道菌群中积累,从而改变细菌的功能并潜在降低药物的有效性,这种相互作用或能帮助更好地理解药物有效性和副作用的个体差异特性。

2021-09-12

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发表多表型全基因关联分析方法研究成果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信息学与生物统计学系、上海交大-耶鲁生物统计与数据科学联合中心团队在《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IF: 11.622)上发表题为“GESLM algorithm for detecting causal SNPs in GWAS with multiple phen

2021-08-09

现代人仅7%基因不同于其他早期人类

  究竟什么让智人与众不同,进化成为如今的现代人?美国一项研究显示,答案可能存在于仅占人类基因组7%的特有遗传物质。据美联社17日报道,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研究人员比较现代人的基因与已经灭绝的其他人类基因得出上述结论,研究报告刊载于最新出版的美国《科学进展》杂志。研究涉及的基因样本来自世界各地的279人,以及从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

2021-07-19

Science:新研究发现151个基因区域影响人类白质微结构

2021年6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人脑中的白质在组装分布式神经网络中起着关键作用。磁共振弥散成像(diffus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MRI)使得研究体内白质成为可能,据此发现白质微结构(white matter microstructure)的个体间差异与各种临床结果有关。尽管已知一般人群中的白质差异

2021-06-23

机体肠道微生物或与人类恐惧行为的发生密切相关!

2021年6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对动物模型机体肠道微生物进行实验操控或能改变其恐惧行为和相关的神经回路,在人类中,生命中的第一年是其大脑发育、恐惧感的出现以及肠道微生物组建立的关键时期,婴儿肠道微生物组的改变此前被认为与其认知发育直接相关,但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肠道微生物组与宿主机体恐惧行为和神经回路之间的关联。那么为何有些婴儿对感知到危险的反

2021-06-08

昆明动物所发表人类病毒多样性变化模型

  病毒在人体内以病毒群落形式存在,这些病毒群落的集合即为人类病毒组(Human Virome)。与肠道菌群中的细菌相比,病毒数量是细菌数量的10倍以上。人类病毒群落包括内源性逆转录病毒、感染人类细胞的真核病毒、感染细菌的噬菌体和感染古菌的病毒。人体病毒群落与宿主间存在协同进化,因而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现有研究发现,人体病毒组与许多疾病

2021-05-27

mBio:人类机体的肠道微生物为何会因人而异?科学家们为你揭秘!

2021年5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人类肠道微生物组的组成是高度可变的,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变化与人类机体健康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然而,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微生物变化的来源到底是什么,尤其是在人类生命早期;因此了解生命早期机体微生物组的改变尤为重要,因为儿童时期机体的微生物组状态会影响个体一生的健康。日前,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mBio上题为“

2021-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