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与MDSC细胞共定位,可促进肿瘤生长和侵袭性

研究中,这些作者发现这两种细胞在脑瘤中相互补充。肿瘤干细胞产生称为趋化因子的化学信号,吸引这个MDSC亚群,并为这些MDSC制造生长因子和激活因子。

2025-02-18

《癌症通讯》:重庆医科大学团队揭秘,乳腺癌偏好肺转移,原来是肺基质成纤维细胞在召唤!

这项研究描绘了乳腺癌肺转移微环境中的成纤维细胞亚型,揭示MFs及其表达的TDO2是肺部“吸引”游离乳腺癌细胞的罪魁祸首,或成为针对性治疗乳腺癌肺转移的有效靶点。

2024-09-09

Mol Cancer Res:糖尿病或会改变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

这项研究的亮点在于它打破了传统癌症治疗的局限性,将目光从单纯的肿瘤细胞转移到了肿瘤微环境中的其他细胞,尤其是脂肪细胞,其揭示了肥胖和糖尿病如何通过改变脂肪细胞的代谢状态,进而影响癌细胞的行为。

2025-03-27

活跃的感觉神经元还能促进癌细胞转移?!Nature:感觉神经元分泌 P 物质促进乳腺癌转移,而止吐药阿瑞匹坦或可阻止乳腺癌转移

乳腺癌中活跃的感觉神经元不仅加速了肿瘤的成长,还显著促进了癌症的转移!

2024-08-13

Nature:"细胞吃播"颠覆免疫认知——破解细胞级"垃圾分类"

这项研究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免疫代谢的认知——巨噬细胞不仅是防御者,更是精通资源管理的生态工程师。

2025-03-07

《癌细胞》:浆细胞也干了!南医大/中山大学/南大团队合作揭示胶质母细胞瘤中浸润浆细胞的促癌机制

通过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的浆细胞,竟会在胶质母细胞瘤(GBM)中异常富集,帮助GBM干细胞(GSCs)维持自我更新来促癌!

2025-01-06

青蒿素衍生物「青蒿烯」成为乳腺癌治疗的“秘密武器”!最新研究借助类器官技术,靶向FDFT1,为乳腺癌治疗点亮新希望

研究发现青蒿烯(ATT)与乳腺癌细胞中的FDFT1相互作用,通过调节TNFR1/NF-κB/NEDD4途径诱导细胞凋亡,并抑制乳腺癌患者来源类器官(PDOs)生长。

2024-11-05

细胞外囊泡装个“导航”!J Control Release:融合蛋白助力细胞外囊泡靶向B细胞,大幅提升抗原特异性T细胞扩增

本研究发现,用含CD21结合域的融合蛋白修饰抗原负载的细胞外囊泡,可使其靶向B细胞,且在体内能增加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扩增,有望改善基于细胞外囊泡的免疫疗法。

2025-04-11

Nature:基于DNA中的结构变异,提出一种新的乳腺癌分类系统

在乳腺癌中,三阴性乳腺癌(约占新诊断病例的10%)通常被认为是最难成功治疗的,并且往往早期复发。激素受体阳性癌症是最常见的,通常可通过激素治疗、化疗、手术和放疗的组合成功治疗。

2025-02-25

Nature子刊:发现新型细胞外囊泡——膜泡体,超大、富含细胞器,且具有细胞样特性

Blebbisome(膜泡体)可以从细胞外环境中吸收并内化更小的细胞外囊泡,其内部存在的多囊泡内体和功能性细胞骨架表明自身可积极分泌更小的细胞外囊泡。

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