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封面:基因疗法逆转表观遗传时钟 恢复小鼠视力

 从古至今,延缓或者阻止衰老一直都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和延长,但人类尚未完全破解衰老的密码,研究人员也一直在寻找阻止衰老过程的方法。12月2日,在最新一期的Nature封面论文中,哈佛医学院的科学家们利用基因疗法异位表达Oct4、Sox2和Klf4这3个基因,诱导神经节细胞重编程,成功触

2020-12-04

科学家开发出新型表观遗传时钟 或有望揭示人类大脑衰老的分子机制!

2020年10月31日 讯 /生物谷BIOON/ --尽管机体生物钟决定了我们的睡醒节律,但一个相对更新的概念—表观遗传时钟或许能告诉我们,机体衰老的速度到底有多快,以及我们老年时患病的风险到底有多高。人类的衰老速度并不相同,有些人要比其他人更早出现与衰老相关的疾病和特征,而更多地了解这种所谓的“生物学年龄”(biological age)就能帮助我们更好地

2020-10-31

Science:揭示设定胚胎发育速度的时钟

2020年9月21日讯/生物谷BIOON/---为什么有些物种的怀孕时间比其他物种长?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找到了设定胚胎发育速度的时钟,并发现该机制基于蛋白的制造和分解方式。这些发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的哺乳动物是如何进化而来的,并有助于改进再生医学的方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0年9月18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

2020-09-21

哈佛科学家开发预测寿命的“生命时钟

 通常我们按照日历计算,以出生时间为起点,计算至今活了多久。然而,这种实际年龄(chronological age)未必真正体现一个人的生理年龄(biological age)。毕竟,遗传、营养、感染、压力等种种因素会让老化速度因人而异,每个人“显老”的程度不一样。为了更准确地测出一个人老化、衰弱的程度,科学家们开发了一些方法,例如测肌肉力量或步态

2020-09-17

Science:不同的生化反应速度导致物种特异性的分节时钟周期

2020年9月21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京都大学、西班牙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庞培法布拉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 “分节时钟(segmentation clock)”---一个控制胚胎体型形成的基因网络---在人类中的进展速度比在小鼠中更慢,原因在于人类细胞中的生化反应更慢。生化反应速度的差异可能是物种间发育节奏差异

2020-09-21

Science:新研究揭示进餐时间和肝实质细胞内部时钟控制身体节律和代谢健康

2020年8月1日讯/生物谷BIOON/---人体中的几乎每个细胞都有自己的24小时时钟,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发现,这些时钟彼此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对人体的代谢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7月31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The hepatocyte clock and feedi

2020-08-01

两篇Science论文揭示疟原虫也有自己的内部时钟,用于协调对宿主细胞的破坏

2020年5月20日讯/生物谷BIOON/---在疟疾感染期间,无数疟原虫同时破坏它们所栖息的红细胞。这种破坏会在感染者体内每隔24小时、48小时或72小时就会引起一波发烧和发冷,这取决于哪种疟原虫虫株引起的感染。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假设宿主的生物节律负责对疟原虫活动的协调和定时。不过,在两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疟原虫有它们自己的固有时钟,从而既能对宿主

2020-05-20

Nature:利用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重建人体分节时钟

2020年4月3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本京都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重建出人体分节时钟(segmentation clock),这是胚胎发育研究的焦点。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4月1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Recapitulating the human segmentati

2020-04-03

中央发文:医改之路落地地方

 医改明星之路,落地地方。2019年12月份中央发文,号召全国学习福建三明医改经验,医改明星之路即将复制全国。按照文件指示,2019年12月底前,各省份要结合实际制定推广福建省和三明市医改经验、深化医改的工作方案,明确本地区各地市和相关部门具体任务并组织实施。地方上到底如何推广和学习这条路?现在,北京答案来了。2020年1月7日,北京市卫健委发布“

2020-01-15

揭示调节人体脊椎发育的分节时钟

2020年1月14日讯/生物谷BIOON/---20多年前,发育生物学家Olivier Pourquié的实验室在鸡胚中发现了一种细胞时钟(cellular clock),在那里,细胞时钟的每一次“滴答声”都会促进一种称为体节(somite)的结构形成,所产生的体节最终变成了脊椎骨(vertebra)。在随后的几年中,Pourquié和其他人利用小鼠细胞在实

2020-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