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Mol Psych:时钟基因的突变或会导致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发生

  1. 小脑共济失调
  2. 时钟基因
  3. 疗法
  4. 自闭症谱系障碍
  5. 风险

来源:本站原创 2022-03-31 22:52

来自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昼夜节律钟基因的阻断或许参与到了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发生过程中。

2022年3月31日 讯 /生物谷BIOON/ --尽管昼夜节律和睡眠障碍经常与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有关,但时钟基因的干扰是否会导致动物出现自闭症样的表型,目前研究人员仍不清楚,这种必要的时钟基因Bmal1与人类的社交能力有关,其错义突变往往在ASD中被发现。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Psychiatry上题为“Autistic-like behavior and cerebellar dysfunction in Bmal1 mutant mice ameliorated by mTORC1 inhibition”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昼夜节律钟基因的阻断或许参与到了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发生过程中。

图片来源:Unsplash/CC0 Public Domain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指的是一种机体神经性发育障碍,其主要特点为多种行为状况,包括社交技能、重复性行为、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沟通方面的状况,据美国CDC数据显示,在美国44个儿童中就有1名儿童深受ASD的影响。大约50%-80%的ASD患儿都会出现睡眠问题,而一般儿童出现这种问题的比率不到30%,引发ASD患儿睡眠的原因目前研究者尚不清楚,但机体时钟的功能异常或许就是罪魁祸首。

研究者Ruifeng Cao博士说道,科学家们很早就知道,机体时钟的功能经常会在自闭症患者中被打断,而且这些患者还会表现出多种睡眠问题,然而目前研究人员还并不清楚是否时钟基因的干扰会直接引发自闭症。本文研究发现,临床前模型机体中必要时钟基因的干扰会导致机体出现自闭症样表型,具体而言,Bmal1基因的全面或小脑剔除或许会引发机体出现社交能力、社会交流以及过度重复性行为的严重损伤。

这些研究模型还揭示了其小脑所产生的损害,或称之为小脑共济失调,此外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模型机体小脑中的病理性变化,结果发现了一些能揭示神经发育缺陷的的细胞和分子改变。Christos Gkogkas博士说道,时钟基因的干扰或许是多种形式自闭症发生背后的机制和原因,同时也是其它神经发育障碍的诱因,这或许为科学家们后期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下一步,研究人员计划在ASD中发现并深入研究其它是中国基因,更重要的是,相关研究结果或许能帮助他们开发出新型的治疗性策略。

图片来源: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5301425/

综上,本文研究结果揭示了Bmal1的干扰/中段在小脑功能障碍和自闭症样行为发生过程中的一种此前未被发现的作用,本文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实验证据来支持时钟基因表达的异常在ASD病理学发生过程中的一种推测的作用。(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处:

Dong Liu, Carmen Nanclares, Konstanze Simbriger, et al. Autistic-like behavior and cerebellar dysfunction in Bmal1 mutant mice ameliorated by mTORC1 inhibition, Molecular Psychiatry (2022). DOI:10.1038/s41380-022-01499-6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