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Nrk新外显子和加速进化对胎盘形成的关键作用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李海鹏研究组与合作团队在Placenta上,在线发表了题为New exon and accelerated evolution of placental gene Nrk occurred in the ancestral lineage of placental mammals的研究论文。尿囊绒毛膜胎盘是胎盘哺乳动
科学家发现酸性环境促进β淀粉样蛋白寡聚体的形成
大量研究显示,β淀粉样蛋白(Aβ)的小规模聚集物即Aβ寡聚体(AβOs)对神经细胞尤其是神经突触有很强的毒性,在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日,来自德国的科学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题为“Endo-lysosomal Aβ concentration and pH trigger fo
纳武利尤单抗获FDA批准成为全球首个用于尿路上皮癌的免疫辅助
2021年8月25日,百时美施贵宝于近日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欧狄沃(纳武利尤单抗)每两周一次240 mg或每四周一次480 mg(静脉注射)方案用于根治性切除术后高复发风险的尿路上皮癌(UC)患者的辅助治疗,且无论患者此前是否接受新辅助化疗、淋巴结受累或PD-L1表达状态。
Nature Aging:发现皮肤上皮组织衰老的新调控机制与潜在治疗标靶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张亮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教授李青峰团队合作,在Nature Aging上,在线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A stress-induced miR-31–CLOCK–ERK pathway is a key driver and therapeutic target for skin aging。该研究通过小鼠模
尿路上皮癌(UC)免疫治疗!美国FDA批准Opdivo:第一个辅助治疗UC的PD-1抑制剂,显著延长无病生存期!
与安慰剂相比,Opdivo用于术后辅助治疗,将无病生存期延长一倍。
JCI:单一基因Foxo1的剔除或能促进功能性淋巴管瓣的形成
2021年8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先天性淋巴水肿(congenital lymphedema)患者经历组织肿胀,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其机体中调节淋巴管瓣(lymphatic valve)发育的基因发生了突变,淋巴管瓣小叶结构能在振荡剪切应力的作用下生长,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维持,而振荡剪切应力能够调节淋巴内皮细胞(LECs)的基因转录。近日,一
Nat Commun:揭示阿尔兹海默病毒性蛋白聚集物形成的分子机制
2021年8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被称为Aβ低聚物的小型蛋白质聚集体被认为是诱发阿尔兹海默病的主要原因,然而,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这些毒性聚集体在哪里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会形成;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题为“Endo-lysosomal Aβ concentration and pH trigger
Science Advances:研究揭示生物力学特征参与袖蝶属蝴蝶局部适应与物种形成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张蔚课题组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增殖与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朱健课题组,在Science Advances上合作发表了题为“A widely diverged locus among Heliconius butterflies m
小麦穗型形成的遗传基础解析研究取得进展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为全世界人口提供了约20%的能量摄入和重要的蛋白质来源。我国是小麦生产和消费大国,培育高产小麦品种、不断提高小麦产量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穗长和穗密度作为重要的穗相关性状,与产量密切相关。因此,鉴定、验证和克隆穗长和穗密度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QTL)或基因对解析它们的遗传机制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使用基因优化疫苗进行HPV-16 E6/E7 DNA疫苗接种可在普通外阴上皮内瘤变
普通外阴上皮内瘤变(uVIN),也称为外阴高级鳞状上皮内病变,是一种外阴癌前慢性皮肤病,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有关,主要是16型H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