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 Cell Res Ther:凝血酶预处理间充质基质细胞外囊泡能有效缓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本研究发现,凝血酶预处理间充质基质细胞衍生的细胞外囊泡在体外可改善细胞活力、调节炎症,在体内能减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小鼠症状、保护肠道干细胞,或可成为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治疗新选择。
2025-03-28
Nature:从肿瘤坏死到转移,中性粒细胞竟藏着如此惊人“秘密”
来自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深入探讨了中性粒细胞如何通过引发血管堵塞来驱动肿瘤坏死并进一步影响肿瘤转移。
2025-07-24
Cell Stem Cell:郭峰团队开发新型类器官技术平台,解决坏死、缺氧等问题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受血管网络启发的可扩散(vascular network-inspired diffusible,VID)支架,以模拟生理扩散物理特性,用于生成功能性类器官,并表征
2025-03-21
科学家首次发现,中性粒细胞参与了肿瘤坏死,并因此促进癌症转移
如果将两个研究结合起来看的话,可以说中性粒细胞一方面通过NET在原发灶帮助癌细胞转移;另一方面利用NET在转移灶为癌细胞打造适宜微环境,帮助癌细胞在转移灶定殖。
2025-07-18
Mol Cell 封面论文:王晓东院士团队揭示程序性坏死引发炎症的新机制
该研究发现,MLKL 在诱导细胞程序性坏死时通过释放线粒体 DNA(mtDNA)激活 cGAS-STING 通路,从而导致干扰素β(Ifnb)表达上调,引发炎症,这一过程独立于细胞膜破裂。
2025-07-06
Nature子刊:仅仅看到病人,大脑就会激活免疫系统,让身体提前做好防御准备
这项研究表明,我们仅仅看到生病的人,大脑就会激活免疫反应,这与身体对实际感染所产生的反应类似。这提示了我们,大脑具有预测正在发生的事情以及选择恰当反应的能力。
2025-08-03
RSC Adv:科学家成功实现在器官芯片设备上增强小肠类器官衍生上皮细胞的粘附和生长能力
类器官技术近年来在生物医学领域备受关注,它不仅能够模拟人体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还能为疾病建模、药物筛选和再生医学提供强大的工具。
2025-02-27
Front Cell Dev Biol:小肠类器官模型的分化状态或会影响对机体药物诱导毒性的预测,为改进临床前药物安全性评估提供了新视角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已经证明,用于进行肠道毒性测试的类器官的分化状态会对最终得出的结论产生有意义的影响,因此在选择模型和解释预测毒性的安全阈值时应该予以考虑。
2025-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