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EB J:揭示生物钟调节机体炎症背后的分子机制
本文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NLRP3炎性小体的生物钟时间或许依赖于机体线粒体的功能,并能通过昼夜节律基因Bmal1来进行驱动。
2025-01-09
Nature:张二荃团队证明调控昼夜节律的核心组分RUVBL2是真核生物钟的共同起源分子
该研究证实了 RUVBL2 作为核心生物钟组分的作用,还揭示了其 ATP 酶活性如何以类似于蓝藻中的 KaiC 的机制调节真核生物的昼夜节律。
2025-03-30
8万人分析显示,女性每周运动250分钟可将冠心病风险降低30%,男性需要530分钟
分析结果显示,符合指南建议的无病参与者,相较不活动者冠心病风险均有下降,女性下降22%,男性下降17%,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2025-10-30
我国学者发布首个通用分子设计世界模型ODesign,实现核酸/蛋白质/小分子等多形态分子的一键式设计
ODesign在小分子设计基准测试中显著优于系列基准模型,针对复杂的GPCR受体口袋可以一键设计出具备优质结合模式的小分子。
2025-11-05
研究人员利用量子弛豫实现单分子水平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检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旋磁共振实验室石发展教授团队与南开大学苏循成教授团队合作,在基于金刚石氮-空位(NV)色心的生物传感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基于量子弛豫技术实现了单分子水平的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检测。
2025-10-08
PNAS:早睡竟让身体活动飙升30分钟
研究指出,早睡可能是优化次日身体活动的有效策略。例如,通常在晚上9点左右睡觉的人,每天比经常熬夜到凌晨1点的人多出约30分钟的中等至剧烈身体活动。
2025-07-03
Nature:揭示肢体再生中位置记忆的分子密码
本研究通过研究蝾螈肢体再生中的位置记忆机制,揭示了Hand2-Shh正反馈回路在维持后部身份中的关键作用,并展示了位置记忆在再生过程中的可塑性。
2025-06-13
Nature Medicine:如何用“病理学GPT”颠覆肺癌诊断,让三周等待缩短为44分钟?
EAGLE的出现,为他描绘了一幅崭新的图景:活检之后,不再是遥遥无期的等待和对组织耗尽的担忧。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快速、精准、无损的AI预筛查。
202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