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李博文团队开发向肌肉特异性递送mRNA的新型LNP
尽管iso-A11B5C1引发体液免疫的能力有限,但它通过肌肉注射能够有效启动细胞免疫反应,通过iso-A11B5C1观察到的显著抗肿瘤效果强调了其可作为癌症疫苗开发的可行候选者。
将癌症转移或死亡风险降低62%,Moderna公司mRNA癌症疫苗有望两年内上市
mRNA-4157疫苗的设计目标是根据患者肿瘤的突变特征,通过产生T细胞反应来刺激免疫反应。2023年3月,该mRNA癌症疫苗获得了FDA的突破性疗法认证。
Cell子刊:闫靖等人开发有希望的渐冻症治疗药物,可阻止运动神经元的损失并减轻疾病进展
研究证实了eNMDAR毒性是渐冻症发病机制的关键因素,而TwinF界面抑制剂可能为渐冻症患者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科学家发现速效抗抑郁药物起效的神经心理学机制
研究表明,在大鼠中,情感偏向调节是速效抗抑郁药物的共有神经心理机制,可能通过对负面情感偏差的急性和持续效用实现情绪调控,情感偏向测试和大鼠模型有助于探索这些效用的潜在生物学机制和依赖性因素。
GLP-1类药物哪家强?我国学者全面分析显示,司美格鲁肽的降糖和减肥效果已被全面超越
这项网络Meta分析全面评估和比较了15种GLP-1R药物在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包括最新的Orforglipron、Retatrutide和CagriSema。
王泽峰团队综述mRNA疗法的进展和挑战
LNP除肝脏外的器官递送可以通过修改脂质组成来实现,其中包括调整脂质特性和/或脂质比例。LNP成分可以显著影响细胞内递送效率,决定递送的细胞特异性,并调节免疫原性。
Science子刊:促进代谢和减少胆汁酸的药物有望改善肠道健康
世界上资源匮乏地区的数百万儿童营养不良,遭受发育迟缓。旨在恢复健康的基于蛋白的治疗性食品是许多人的救命稻草,但大量营养不良的儿童对现有疗法没有反应。
研究揭示原发性失眠治疗药物的有效性和耐受性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院士团队全面评估了不同药物在治疗原发性失眠的有效性和耐受性等方面的优劣势,为临床治疗原发性失眠障碍提供循证依据。
全球首个可吸入式心脏修复药物诞生
未来将进一步描述LungToHeartNIM所携带的模拟肽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以及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情况,为心力衰竭患者提供全新的突破性疗法。
基于环状mRNA的TCR-T细胞,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
该研究首次报道了基于环状mRNA技术的TCR-T细胞疗法,为临床上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人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提供新的、更为安全有效的免疫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