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euron|孙疏影团队揭示核斑功能紊乱导致C9ORF72-FTD/ALS的病理机制

这项研究利用iPSC来源的人神经细胞、动物模型和患者脑组织样品,首次发现在C9ORF72-FTD/ALS中,(GGGGCC)n RNA和poly-GR共同导致核斑功能紊乱的病理机制。

2024-08-27

Neuron: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王成团队等联合揭示海马编码时空信息机制

了进一步研究空间信息与时间信息编码的相互作用机制,团队设计了多种虚拟现实导航任务及现实世界任务,使用在体单光子显微镜技术,记录和研究了不同运动速度下海马CA1脑区神经元的时空表征。

2024-09-10

Neuron:小胶质细胞通过隧道纳米管与神经元建立连接并拯救神经元

研究结果表明小胶质细胞通过隧道纳米管,清除神经元中的蛋白聚集物和转移功能线粒体,直接支持神经元的健康,并能缓解神经退行性病变的进展。

2024-08-07

Neuron丨氯胺酮通过消除VTA支配的BLA记忆细胞中的创伤记忆改善创伤后社交回避

在这项研究中,团队应用了活动依赖性的细胞标记技术对BLA中的记忆细胞进行标记和操控,结合光遗传学和化学遗传学工具调控VTA-BLA神经回路。

2024-07-21

Neuron | 朱英杰团队发现外侧隔核脑区调控奖赏和甲基苯丙胺成瘾的关键机制

VTA-NAc通路是经典奖赏系统的核心,以往研究表明,自然奖赏(如美食和社交)和毒品(甲基苯丙胺等)都可以增加NAc脑区的多巴胺水平。

2024-07-12

Neuron丨段树民/虞燕琴团队揭示大脑如何调控性别差异性的攻击行为

VMHv1是否需要通过pSI完成攻击行为? 如果pSI是VMHv1的下游,那么VMHv1是如何通过pSI这一控制泛攻击行为的脑区实现调控性别二态性攻击行为的呢?

2024-07-18

Neuron:科学家识别出人类多系统萎缩症的四种新型的遗传风险因素

本文研究结果强调了遗传决定因素在人类多系统萎缩症发病机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同时该研究中的公开数据或许也为研究人类突触核蛋白病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2024-05-16

Neuron:新研究揭示线粒体融合在成体神经发生中起着关键作用

这些发现扩展了线粒体动态(如融合)功能失调导致人类神经系统疾病的知识,并表明线粒体融合在控制突触功能及其在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疾病中的功能失调方面可能扮演着比以前想象的复杂得多的作用。

2024-04-25

Neuron | 屠洁/杨帆/王立平揭示星形胶质细胞调控神经环路干预认知和行为的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星形细胞-神经元在精神疾病风险检测中的相互作用,为针对风险评估行为的新型精神健康治疗铺平了道路。

2024-04-24

Neuron | 中国药科大学洪浩/唐苏苏等合作发现胆汁酸起抗抑郁的潜在分子机制

抑郁症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情绪障碍,是世界范围内致残的主要原因在复杂的抑郁症病因中,慢性压力是一个主要的危险因素。

2024-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