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学家证实,有氧运动可以激活特定抗癌免疫细胞,抑制胰腺癌生长

本研究再次证实了运动可治癌。在胰腺癌中,运动可通过激活IL-15/IL-15Rα轴介导抗肿瘤效果,且该作用可通过使用IL-15轴激动剂进行模拟。

2022-06-08

Nature:肺部分泌的因子发生年龄相关变化导致休眠的黑色素瘤重新激活和生长机制

在肺部等较远的部位分泌的因子发生的年龄相关变化可以有效地重新激活休眠的癌细胞并导致它们生长。

2022-06-08

Nature:揭示人类疱疹病毒通过抑制宿主细胞microRNA产生而重新激活机制

迄今为止,人类已知有八种不同的疱疹病毒。它们在急性感染后都会永久地在体内定居。在某些情况下,它们会从这个休眠阶段苏醒过来,增殖并攻击其他细胞。这种重新激活往往与瘙痒性唇疱疹或带状疱疹等症状有关。

2022-05-23

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 Ezh2/P53竞争模型参与调节炎症体激活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炎症体是一组胞浆蛋白复合体,主要存在于天然免疫细胞中,广泛参与与衰老相关的炎症、神经变性和其他炎症性疾病,如炎症性肠病(IBD)、帕金森病(PD)和痛风性关节炎(GA)。

2022-05-27

诺华Tafinlar+Mekinist治疗BRAF V600突变患者:显示前所未有的高疗效!

LGG是最常见的儿童脑癌,15-20%的pLGG存在BRAF V600突变。Tafinlar+Mekinist已被美国FDA授予治疗BRAF V600E突变LGG的突破性疗法认定(BTD)。

2022-06-10

首个靶向IDH1突变的精准治疗药物研究数据再登ASCO,显示全方位治疗获益,它到底有多牛?

更加高效、精准、安全的治疗新药,是抗癌路上每个参与者都希望看到的。相信未来随着分子诊断不断普及、临床研究逐步推进,艾伏尼布还会惠及更多IDH1突变的癌症患者,让治疗获益更加全面和深远。

2022-06-17

Nature:颠覆半个世纪的观点,张建之团队发现即使不改变蛋白质序列的同义突变也通常有害

在自然界这个瞬息万变的环境中,非同义突变更可能在某一些环境中达到低于近中性区的适应度,从而被自然选择所淘汰。研究团队用计算机模拟并用四个不同环境中测得的突变体的适应度数据证实了上述可能。

2022-06-10

Cell Reports: 乳酸-NAD+轴通过下调p62激活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微环境(TME),包括间质成纤维细胞,是癌症发生的驱动因素。现在公认的是,肿瘤间质成纤维细胞的激活达到通常所说的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f)的状态。

2022-05-20

《细胞》:癌基因突变促癌的“暗箱操作”被华人科学家“曝光”了

基因组学研究发现了能够导致肿瘤发生和进展的基因突变。

2022-05-22

Nature:被忽视的野生动物传播,助力新冠病毒“失控”突变

Andersen表示:“反向人畜共患病理论也可以解释为什么Omicron中的一些突变以前在人类中很少见。”

202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