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针对肠道病毒D68型的高效单抗疗法研究取得进展

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员黄忠课题组和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丛尧课题组、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教授龚四堂课题组的合作研究论文Functional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two-MAb cocktail fo

2021-06-08

The Plant Cell;研究发现植物生物钟的新调控因子

  为了适应地球自转引起的环境周期性变化,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真核生物都进化出了内源计时器——生物钟,它可以维持细胞内近24小时的基因表达节律性以适应环境中光温因子的昼夜动态变化。生物钟参与调控植物体内几乎所有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过程,如光周期依赖的开花时间、发育、叶片衰老,以及植物对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的响应等。因此,生物钟稳定性的维持对植物生长发

2021-06-07

诺华首创补体因子B抑制剂iptacopan治疗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PNH)疗效显著!

iptacopan可控制这种疾病的溶血机制,有潜力改变PNH的治疗模式。

2021-06-15

大肠癌患者接种mRNA疫苗后出现细胞因子风暴,或与抗PD-1治疗有关

  随着新冠疫苗接种行动在全球开展,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新冠疫情逐渐的得到控制。当然,关于疫苗副作用的问题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最近,Nature子刊Nature Medicine揭示了一则由辉瑞/BioNTech 新冠mRNA疫苗BNT162b2带来的极为罕见的不良事件。一位长期接受抗PD-1单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在接种这款疫苗后,体内发生

2021-06-08

诺华口服强效选择性因子B抑制剂iptacopan显著降低蛋白尿水平!

B因子是补体系统替代途径的关键丝氨酸蛋白酶。

2021-06-08

Genome Biol & Sci Adv:基因组的3D结构或会影响机体膀胱癌和儿童脑癌的进展

2021年6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儿童高级别胶质瘤(pHGGs,Pediatric high-grade gliomas)包括多形性胶质细胞瘤(GBM)和扩散型内因性脑桥神经胶质瘤(DIPG,diffuse intrinsic pontine glioma),其均是病态的脑部肿瘤;即使患者经过治疗,其生存率仍然很低,这就使得pHGGs成为了引

2021-06-08

3D细胞培养与类器官研讨会圆满落幕!

5月29日,2021(第一届)3D细胞培养与类器官研讨会圆满落幕!本次研讨会历时2天,吸引了600+专家学者参加,各论坛的精彩报告层层递进、紧密衔接,展现了类器官模型在发育模拟、疾病研究、临床免疫、肿瘤药敏、再生医学等多学科领域展现出独特的优势。此外,3D类器官模型通过与活细胞成像、微流控芯片、生物3D打印等技术结合将成为未来疾病诊断、治疗方案选择、药物筛选

2021-05-31

美国麻省理工:小分子靶向” 不可药物化”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

2021年5月21日讯/生物谷BIOON/---美国麻省理工在Nature Reviews | Drug Discovery杂志上发表了题为Advances in targeting 'undruggable' transcription factors with small molecules的综述性文章。在这里,作者回顾了目前对转录因子介导的基因调控的理

2021-05-24

Nature子刊:转化生长因子-β和NUR77在结肠肿瘤发生中的相互作用

2021年5月26日讯/生物谷/BIOON/---厦门大学研究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Interplay between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and Nur77 in dual regulations of inhibitor of differentiation 1 for co

2021-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