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浙江大学张国捷团队解密脊椎动物世代间DNA突变界限、父母谁的贡献更多
该研究还分析了物种间生活史特征的差异对突变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当物种的性成熟年龄越早,或者每一代的后代数目越多,这个物种生殖细胞的每一代突变率就越低。
Nature:揭示辐射对父亲DNA的损伤会遗传给后代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德国科隆大学的Björn Schumacher教授和他的团队使用秀丽隐杆线虫作为动物模型,发现成熟精子的辐射损伤不能被修复,反而会传递给后代。
《自然》:破解辐射损伤遗传之谜!华人科学家发现,辐射所致的父系DNA损伤可遗传给第三代,导致第三代出现极高的死亡率
该项研究推进了人类对辐射损伤遗传机制的了解。同时,该文作者强调,社会应额外加强对男性辐射防护的关注度。尤其对于备孕期的男性,应避免接触包括辐射在内的任何致突变物质,并且受损的精子应避免用于人工授精。
Cell Stem Cell:我国科学家揭示IL-6通过损伤特异的转录调控机制诱导肝细胞去分化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肝脏损伤后可以通过细胞重编程的方式,即肝细胞去分化成肝祖细胞样细胞实现肝细胞的再生。
重塑抗氧化和抗炎损伤微环境促进脊髓再生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戴建武、陈艳艳再生医学团队设计了一种与“花粉”IRF-5SiRNA结合“纳米花”Mn3O4的集成纳米酶,为在脊髓损伤后抗氧化和抗炎的组合治疗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癌细胞》: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团队发现,肠道微生物会促进肠癌细胞的DNA修复,削弱新辅助放化疗疗效!
这项研究提出了一种肠道微生物和肿瘤放化疗相互影响的现象,揭示了肠道普通拟杆菌可通过介导核苷酸合成促进直肠癌nCRT治疗耐药的分子机制,并据此寻找到可预测nCRT治疗效果的生物标志物
PNAS:研究揭示癌细胞可以承受的DNA损伤水平
近日,发表在《PNAS》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葡萄牙里斯本大学的研究团队首次表明,细胞端粒能设定癌细胞可以承受的损伤阈值,超过该阈值,细胞将无法继续分裂并最终导致死亡。
Nature子刊:发现天然的可用于伤口修复的多糖基生物粘合剂
近日,该专题组从白玉蜗牛粘液中发现一种天然的多糖基粘合剂(dried Snail Mucus Gel, d-SMG),发现其对湿润组织具有较强的粘附性能,优于临床使用的纤维蛋白胶。
Cell:揭示机体炎症和大脑认知功能损伤之间的神秘关联
来自哈佛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深入揭示了随着机体衰老机体炎症和所经历的认知损伤之间的关联,同时他们还提出了一种可能性,即其或许是一种细胞连锁反应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