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唐洲平:围绕脑出血治疗进行「全链条布局」,将微创治疗技术普及到全国县乡医院
如今,数字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医疗领域,近年来,各种疾病的诊治、临床研究、药物开发等在与数字技术融合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久前,随着 ChatGPT 席卷全球,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核心
酶促DNA合成初创完成1000万美元A轮融资,为制药和生物技术行业提供合成基因,去年收入数百万英镑
酶促 DNA 合成公司 Camena Bioscience(以下简称 Camena)宣布完成了由 Mercia Ventures 领投的 780 万英镑(1000 万美元)A 轮融资。公司方
利用3D打印技术建立一种收集并分析汗液的可穿戴微流体系统
我们流出的汗液中含有与生理健康状况相关的重要信息,可以为脱水、疲劳、血糖水平,甚至是囊性纤维化、糖尿病和心力衰竭等严重疾病提供线索。
《科学·进展》:预判癌症转移灶的技术诞生了!武大团队发明有机室温磷光纳米颗粒,可在转移瘤形成前识别微环境变化
有机磷光纳米颗粒真的相当强力。在肿瘤植入后第3天,肺部仅存在微环境变化时,它就能够及时指示,这要远远先进于在次生肿瘤阶段才能检测到的其他成像手段。
新型CODEC技术在检测罕见遗传突变上或能将DNA测序的准确性提高1000倍
来自MIT博德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名为CODEC的新技术,其能使得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准确性提高约1000倍。
Nature子刊:亓磊团队开发向原代T细胞敲入并稳定表达大片段DNA的新技术
CLIP技术能够以低细胞毒性在原代T细胞中高效插入和稳定表达大片段DNA(可长达6kb),这为易沉默转基因表达提供了一种新策略,为开发工程原代细胞疗法提供了一种可扩展和有效的新方法。
西湖大学吕久安团队开发出高性能人工肌肉微纤维制备新技术
受到自然界中蜘蛛液晶纺丝原理的启发,西湖大学智能高分子材料团队创造出一种连续、高速纺丝制备LCE纤维的新方法,制造速度可达8400m/h(已报道的最高制造速度为~5000m/h)。
上海交大陈亚珠院士、涂圣贤教授《JACC》:原创RWS技术最新临床验证结果在JACC发表
近日,JACC主刊发表由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陈亚珠院士团队涂圣贤教授课题组原创的径向壁应变(RWS)这一斑块易损性评估新技术的重磅研究
基于环境DNA技术解析河口鱼类群落时空差异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南海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团队和南海珍稀濒危动物保护团队在利用环境DNA(eDNA)技术解析河口鱼类多样性和鱼类群落时空差异方面取得新进展。
海洋所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获得优质抗虫的经济微藻新种质
近日,中科院海洋所藻类生理过程与精准设计育种研究团队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新种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获得了抗虫且油脂含量高的海洋硅藻--三角褐指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