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艾棣维欣向INOVIO提供DNA疫苗生产技术许可,共同推进新冠疫苗II/III期临床及商业化

  1月4日,美国INOVIO公司和艾棣维欣联合宣布双方就候选新冠肺炎DNA疫苗达成合作和许可协议,进一步深化双方在该产品上的合作。根据合作协议与许可协议,艾棣维欣授权INOVIO使用DNA疫苗的大规模生产制备工艺技术与专利,供其在全球范围内生产新冠DNA疫苗以及其他候选疫苗产品,并授予INOVIO制药向其他境外CDMO等生产合作伙伴进行

2021-01-06

科学家尝试利用DNA技术拼图复原死海古卷

 死海古卷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被发现在耶路撒冷以东死海附近的洞穴中。这些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籍如今已破损为2.5万多个碎片,部分小到被研究人员称为“经卷微尘”,因此复原残破不堪的死海古卷一直是考古学界难以破译的谜题之一。近日,以色列研究人员利用DNA技术分析这些印有古代经文的动物皮革,发现制作这些古代经卷的材料不仅有羊皮还有牛皮。以色列文物管理局

2020-07-02

技术使用智能手机进行DNA检测

2020年5月12日讯 /生物谷BIOON /——中国几家机构和美国一家机构的研究团队已经开发出了POCKET DNA测试套件,这是一种小型、廉价的系统,使用3D打印集成芯片和智能手机对各种材料的小样本进行DNA测试。在他们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的论文中,该小组描述了该系统及其可能的用途。这个新系统,被该团队称为POCKET(point

2020-05-12

Science突破:开发新技术对免疫细胞环境进行成像

2020年3月13日讯 /生物谷BIOON /——为了开发针对特定细胞表面蛋白的药物,了解它附近的其他蛋白是很有帮助的。许多疾病的病理可以通过阐明局部的生物分子网络或微环境来理解。为此,酶接近标记平台(enzymatic proximity labeling platform)被广泛应用于绘制亚细胞结构中更广泛的空间关系。然而,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能够更精确

2020-03-13

国内流控技术:IVD产业最早迎收获期

  微流控技术的诞生,是研发人员对自动化以及效率的最大化追求。上世纪50年代末,美国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Richard Feynman教授预见未来的制造技术将沿着从大到小的途径发展,他在1959年使用半导体材料将实验用的机械系统微型化,从而造就了世界上首个微型电子机械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

2020-01-15

茶叶也能“寻根”:Fluidigm流控技术助力乌龙茶种质鉴定

近日,福建农林大学联合福建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研究小组在Tree Genetics & Genomes发表最新论文《Genetic diversity of oolong tea (Camellia sinensis) germplasms based on the nanofluidic array of single-nucleotide pol

2020-01-06

JCI:新型DNA技术用于靶向输送抗HIV药物

2019年11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Wistar研究所的科学家利用基于合成DNA的技术来促进小动物和大动物模型中产生HIV广谱性中和抗体,为简单有效的下一代HIV预防和治疗方法提供了概念验证。这些结果在线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杂志上。 尽管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在治疗HIV感染方面取得了非凡的进步,但仍需要新的预防和

2019-11-10

利用流控技术开发高纯度极微量细胞纯化分离装置

 细胞辨识、观察、计数与纯化分离是生物医疗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技术。20世纪中叶,一种通过连续高压流体牵引大量细胞通过特定讯号辨识系统的概念被提出,并发展为目前生物医疗研究常用的一项设备-流式细胞分选仪。然而,该仪器也有其技术缺点,比如该仪器缺乏即时影像资讯、及无法实现100%细胞分离纯度。除此之外,操作过程中的高压流体也容易造成细胞损伤或生理状态改变。另一方面,流式细胞分选仪亦难以纯化

2019-10-22

研究开发新型滴反应筛选技术并开展单细胞分析应用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杜文斌研究组和黄力研究组共同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微流控界面纳升注射技术(Interfacial Nanoinjection, INJ),该技术可以将传统的生化反应体系微缩在一个纳升体积的油包水微液滴体系中完成。针对这一技术创新,团队申请了多项中国发明专利和美国专利,并研制了基于INJ技术的小型桌面系统。该系统和国外同类产品如美国Labc

2019-10-14

开发出CRISPR LiveFISH技术,成功对活细胞中的DNA和RNA进行实时成像

2019年9月30日讯/生物谷BIOON/---基因组编辑可以诱导包括易位在内的染色体重排。尽管测序方法已用于鉴定和描述与遗传疾病和基因编辑有关的染色体异常,但是染色体重排的时间动态变化鲜为人知。之前的研究依赖于使用基因组整合的LacO/TetO阵列,这既枯燥又有挑战性。与荧光蛋白融合在一起的没有核酸酶活性的dCas9,或者招募单向导RNA(sgRNA)的与荧光蛋白融合在一起的RNA结合蛋白能够对

2019-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