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 Nano:大分子系链的表面交联增强了病毒样颗粒对粘膜应激因子的抵抗力
来自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健康科学与技术系的Ahmed Ali教授及其团队使用同双官能团聚乙二醇系链交联了多个噬菌体表面氨基酸残基。
Science:解析出两种帕金森病相关蛋白结合在一起时的三维结构
蛋白LRRK2和Rab29是两种与晚发性帕金森病有关的蛋白。LRRK2是一种蛋白激酶,它能在一种叫做磷酸化的过程中修饰其它蛋白。Rab29是Rab GTP酶家族的成员,它能调节细胞转运,并能调节LRR
90后教授赵佳伟再发Cell论文,发现白血病全新遗传致病因子——CTR9
这项研究通过稀有突变相关研究(RAVS)首次关注到过往研究认为在细胞内发挥抑癌作用的CTR9基因,在骨髓增殖性肿瘤中扮演着促癌作用并解析出其中的分子机制。
Nature:我国科学家揭示甲基苯丙胺与 TAAR1受体结合的分子机制
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简称meth)滥用是一个重大的健康问题。了解甲基苯丙胺如何与其靶蛋白相互作用,对于开发新型药物解决吸毒问题至关重要。以前对甲基苯丙胺作用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Nat Aging | 四川大学戴伦治/张燕/张惠媛/董飚通过多组学方法,鉴定非人类灵长类动物肠道衰老的调节因子
该研究通过对来自26只不同年龄的束状支马尾动物的104个肠道组织进行位置特异性和性别分辨的多组学分析,证明了雄性和雌性近端和远端结肠衰老的异质性,并确定了肠道衰老的关键调节因子。
汕头大学黄承扬团队揭示表观遗传调控因子驱动干细胞衰老的关键机制
转录和表观遗传失调损害大脑老化过程中增殖性神经干细胞/祖细胞(NSPC)的产生,揭示了驱动干细胞衰老的关键内在机制,并确定了可能恢复衰老干细胞功能的潜在靶点。
ACS Nano:仿生纳米颗粒海绵作为细胞因子捕获器和活性氧清除剂,可缓解椎间盘退化和椎间盘源性疼痛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的Wenbo Yang教授及其团队开发了一种MnO2@TMNP纳米材料,它将MnO2纳米粒子与表达了 TrkA 的巨噬细胞膜(TMNP)封装在一起。
Neuron:骨转录因子或能控制神经系统中的基因表达
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已知的用于骨形成的关键转录因子或能支持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特化细胞,从而促进大脑组织硬化,这一发现或有望为开发神经元再生的新型疗法提供相关信息。
Nature:解析出FAM122A 和 ARPP19 与磷酸酶 PP2A:B55 结合在一起时的三维结构
我们体内的细胞会不断分裂和更新。但如果细胞分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癌症或其他疾病。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两种难以捉摸的对细胞健康分裂至关重要的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