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I:唐晓芳等揭示内质网膜蛋白复合体调控肺表面活性蛋白C突变体SP-C(I73T)的转运并可作为间质性肺病的潜在治疗靶点
研究人员提出SFTPCI73T突变的主要致病机制:SP-C(I73T)突变蛋白在EMC3的参与调控下被错误地运输并累积在细胞膜处,从而破坏了AT2细胞内囊泡运输途径并造成线粒体功能障碍。
Cell Biosci:类器官揭示c-JUN基因奥秘
本文研究了c-JUN基因对丘脑发育的影响,通过构建小鼠及人类神经模型,发现c-JUN缺失使小鼠丘脑畸形、神经纤维稀疏,在人类模型中也阻碍神经纤维延伸与丘脑发育,证实其是丘脑发育关键转录调节因子。
Dev Cell:CDK5RAP2导致γ-TuRC部分闭合可以激活微管成核
本文验证了哺乳动物脑组织是内源γ-TuRC纯化的优质来源,并且解析了一种CMG模块装饰的部分闭合的γ-TuRC构象。
Nat Commun:呼吸道类器官突破人鼻病毒C培养难题,开启呼吸道疾病研究新篇章!
该研究针对难以在标准细胞系培养的HRV-C,利用呼吸道类器官培养系统,成功实现其连续传代培养,明确了气道和鼻类器官对其感染特性及免疫反应差异,还建立了病毒定量方法,为相关研究提供重要支撑。
Nature子刊:张华凤/高平/孙林冲揭示线粒体定位的MBD2c蛋白促进mtDNA转录和化疗耐药
该研究首次发现甲基结合蛋白MBD2c可以定位至线粒体基质并与线粒体基因组中的NCR结合,并与SIRT3/TFAM形成三元复合物促进mtDNA转录和线粒体呼吸代谢,从而增强乳腺癌细胞对顺铂的化疗耐药。
AD:复旦团队分析5万余人数据,鉴定到5个全新的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基因,有望成为药物靶点!
该研究结果进一步扩展了现有的AD及ADRD的基因研究。通过对全外显子组的广泛测序分析,研究不仅鉴定出了7个新的与ADRD有关的基因,还发现了5个治疗AD的有效药物靶点。
超5万人数据:与体重稳定者相比,体重减轻超5%,长寿概率降低33-38%
研究者表示,体重减轻与老年人更高的死亡风险有关。因此,在老年人群中更应该关注的是体重稳定,尤其是当出现无意识的体重突然下降时更要引起注意。
Neuron|孙疏影团队揭示核斑功能紊乱导致C9ORF72-FTD/ALS的病理机制
这项研究利用iPSC来源的人神经细胞、动物模型和患者脑组织样品,首次发现在C9ORF72-FTD/ALS中,(GGGGCC)n RNA和poly-GR共同导致核斑功能紊乱的病理机制。
Circulation:每天只需额外5分钟的运动,就能显著改善血压
这项研究重申了运动对血压控制的重要性。结果表明,在人们的自由生活中,少量的额外运动与血压降低存在密切关联。每天只需额外5分钟的运动,就能显著改善血压,这对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