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细胞·代谢》:维生素C增强抗感染免疫!复旦团队揭示抗生素耐药新机制,VC或是“破局”关键

来源:奇点糕 2025-04-03 10:38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们从代谢物入手,深入了解代谢物是如何调节真核细胞中的表观遗传学和基因表达的。

抗生素耐药性(AMR)是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随着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和滥用,越来越多的细菌产生了耐药性,导致感染治疗的失败和复发。

这样的难题,竟然用简简单单的维生素C就能解决。

近日,复旦大学叶丹、熊跃等人发表在《细胞·代谢》期刊上的最新论文揭示了抗生素耐药性形成的全新机制。

研究表明,细菌在资源匮乏环境下表达上调的乙醛酸,会抑制宿主细胞一种DNA去甲基化酶的活性,通过改变表观遗传学来削弱其免疫反应,相当于对宿主细胞的防御系统进行了重编程,从而帮助沙门氏菌等病原菌在抗生素的作用下持久存活。另一方面,乙醛酸还会启动细菌的自我防卫机制,进一步促进其在艰苦条件下的存活。

见招拆招,维生素C正是这种DNA去甲基化酶的激活剂。维生素C与抗生素联合使用,可以抵消一些乙醛酸的威力,帮助小鼠改善生存,减轻组织中的细菌负荷和炎症反应。

论文首页截图

近年来,研究人员逐渐认识到,细菌能够在抗生素的作用下存活,不仅仅是细菌的遗传变异所导致的耐药性问题,它与细菌的代谢调节、宿主免疫反应的抑制以及环境应激响应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们从代谢物入手,深入了解代谢物是如何调节真核细胞中的表观遗传学和基因表达的。

TET2是一种DNA去甲基化酶,依赖于α-酮戊二酸(α-KG)作为辅酶,催化DNA中的5-甲基胞嘧啶(5mC)转化为5-羟甲基胞嘧啶(5hmC),从而调节DNA的表观遗传状态,影响基因表达。

研究者们首先使用虚拟筛选的方法,通过对人类TET2的晶体结构进行计算机建模,筛选出能够与TET2结合的潜在代谢物。经过对9052种代谢物的筛选后,研究人员发现45种代谢物能够与TET2结合,其中乙醛酸是最具抑制效应的代谢物之一,其半抑制浓度为181 μM。进一步的分子建模和核磁共振(NMR)实验证实,乙醛酸能够与TET2的活性位点结合,并与α-KG竞争结合,从而抑制TET2的催化活性。

筛选找出与TET2结合的代谢物

令人在意的是,乙醛酸本来就是解决抗生素耐药的一个热点。

要知道,细菌应对营养有限的环境的一大杀手锏就是上调乙醛酸循环,用来替代三羧酸循环(TCA)以适应生存压力,乙醛酸便是其中的关键中间产物。咱们哺乳动物用不了乙醛酸循环,而临床上常见的、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六种病原菌——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肠杆菌属(简称ESKAPE病原体)都被发现能够利用乙醛酸循环这一代谢适应策略为自己谋生存。

为研究乙醛酸在病原体感染中的具体作用,研究人员选择了沙门氏菌作为模型病原体。

研究者们发现,感染沙门氏菌的小鼠巨噬细胞中,乙醛酸水平显著升高,TET2活性果然受到抑制,导致5hmC水平下降。通过基因工程手段,研究人员构建了乙醛酸循环关键酶缺失的沙门氏菌突变株,抑制乙醛酸的生成。结果显示,突变株感染的宿主细胞中,乙醛酸水平显著降低,TET2活性恢复,5hmC水平也相应增加。

研究者们还对感染沙门氏菌的宿主细胞进行了转录组分析,观察免疫反应究竟有何变化。

结果显示,乙醛酸能够显著抑制宿主细胞中与先天免疫反应、干扰素反应相关的基因表达,特别是那些受TET2调控的促炎基因(如Nos2、Cxc19Cxc110),这些基因在宿主防御细菌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表达下调会导致宿主免疫反应的减弱。受乙醛酸影响上调的基因与脂质代谢、细胞周期、细胞分裂相关。

细菌产生的乙醛酸对宿主细胞的免疫防御进行了重编程

进一步研究揭示细菌如何利用乙醛酸在抗生素的压力逃出生天。

结果显示,乙醛酸通过抑制宿主细胞中的TET2双加氧酶活性,减少5mC向5hmC的转化,从而抑制促炎基因Nos2、Cxcl9、Cxcl10的表达,导致免疫细胞中重要的抗菌分子一氧化氮(NO)的合成减少。这些准备工作削弱了宿主的免疫防御,为细菌在抗生素压力下持久生存打造有利环境,增强存活率。

同时,乙醛酸还会启动细菌自身的“断电保护”机制,通过激活NRF2信号通路上调与氧化应激反应和细胞氧化还原稳态相关的基因表达,增强细菌在宿主体内的生存能力。

抗生素背景下,细菌通过乙醛酸作用于TET2改变宿主细胞免疫,并提升自我生存能力

乙醛酸的这两手准备相互没有影响,不过在促进抗生素耐药的形成时,主要还是通过抑制TET2活性来实现,毕竟是对宿主免疫防御进行了削弱。如果TET2失活,乙醛酸也就不会给细菌带来这么多生存福利。

基于乙醛酸抑制TET2活性的机制,研究人员探索是否可以通过增强TET2活性来打击细菌在抗生素下的持久生存。

咱们常吃的维生素C,实际上是一种已知的TET2激活剂,能够促进TET2的催化活性。

体外结果显示,维生素C处理能够逆转乙醛酸对TET2的抑制作用,恢复宿主细胞中促炎基因的表达,并显著减少沙门氏菌持久性细胞的形成。在感染ESKAPE病原体的小鼠模型中,与抗生素单独使用相比,维生素C(400 mg/kg)与抗生素联合使用能够将小鼠生存再延长将近10天,并减少细菌在脾脏、肝脏、肾脏等组织中的负荷,减轻肝脏炎症和损伤。

维生素C可以增强协助抗生素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