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G6抑制细胞应激和炎症促进机体健康
自噬被所有细胞用来向溶酶体运送胞质物质,并由多种刺激诱导,包括营养剥夺、应激和发育信号。自噬涉及形成一个双层细胞器,即自噬小体,自噬小体与溶酶体的融合导致货物降解。
中国团队8项消化道和头颈肿瘤重磅研究登陆2022 ASCO
2022 ASCO第六弹,我们为大家带来了胃肠道(结直肠、肛门、胃食管、胰腺和肝胆)癌领域和头颈癌领域的10项重要研究进展,其中8项来自中国研究团队。
Science Advances:揭示紫外光UV-B受体UVR8结合COP1的分子机制
研究揭示了植物紫外光UV-B受体UVR8结合光形态建成核心抑制因子COP1-SPAs复合物并与该复合物的底物蛋白HY5竞争性结合COP1-SPAs的分子机制。
在人类中首次发现KIR+CD8+T细胞抑制致病性T细胞,有望开发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新方法
之前的研究已确定Ly49+CD8+T细胞是小鼠中具有调节功能的CD8+T细胞亚群。这些细胞可以通过它们的细胞溶解活性抑制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
科学家最新揭示了GLT8D1是未来潜在的胶质瘤治疗靶点
恶性脑瘤大多难以治愈,而胶质瘤是最具侵袭性的类型。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是一种通过DNA甲基化发挥抗肿瘤作用的烷基化药物,是治疗胶质瘤的标准药物。根据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的情况,胶质瘤主要分为野生型(Wt)和突变型IDH组,与野生型(Wt)IDH瘤相比,IDH突变型胶质瘤患者的临床预后更好。
eLife:中链脂肪酸8C有望治疗心脏病发作后引起的心脏损伤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和中国澳门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在能量饮料(energy drink)中发现的一种中链脂肪酸(medium-chain fatty acid)有朝一日可能有助于防止心脏病发作后引起的心脏损伤。
我国科学家领衔在世界上首次将人类多能性干细胞转化为8细胞阶段全能性胚胎样细胞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科学院和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在世界上首次宣布发现了一种无转基因、快速和可控的方法,将人类多能性干细胞转化为真正的8细胞阶段全能性胚胎样细胞(8-cell totipotent embryo-like cell),这就为器官再生和合成生物学的进步铺平了道路。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复旦大学袁正宏团队揭示乙肝病毒通过调节CD8+T细胞胸腺发育诱导免疫耐受的新机制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可发展为急性或慢性乙肝,急性乙肝表现出自限性,可在数月内康复;而慢性乙肝患者几乎终身携带病毒,且会继续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等终末期肝病,严重危害生命安全。大量的研究表明HBV急性感染成年人患者体内存在大量活化的针对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的CD8+T
提前8个月识别肺癌复发,中山大学科学家这招真的绝了
肺癌目前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也是导致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1]。目前对于临床分期为I至IIIA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SCLC),外科手术是其获得治愈性可能的主要手段。但是,即使进行了术后的辅助化疗,还是有相当多的患者出现了术后的复发转移[2],这可能与微小残留灶(MRD)的存在有关[3]。目前对于MRD的检测手段,主要是基于血浆ctDNA检测的液体活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