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学家发现,阴离子纳米塑料污染会促进α-突触核蛋白聚集和脑内扩散

研究者在小鼠神经元中测试了细胞对纳米塑料的摄取。实验结果显示,在几个小时内,成熟神经元就会内化纳米塑料颗粒,12小时后,纳米塑料大多定位于溶酶体等LAMP1阳性囊泡中。

2023-12-12

Nature:从结构上揭示 TRPV3 离子通道如何形成五体结构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威尔康乃尔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类重要的离子通道蛋白的一个成员可以瞬时重新排列成一个更大的结构,其特性会发生显著变化。这一发现是细胞生物学领域的重大进展,很可能解开了有关某些

2023-09-25

CSRP2BP可能是一种预后标志和对抗宫颈癌转移的潜在治疗靶点

子宫颈癌是世界上第四大最常见的妇科肿瘤,也是妇女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宫颈癌治疗失败和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是发生局部侵袭和远处转移。

2023-11-28

一种新的化合A4276,它具有很大的潜力,可以作为NAPRT缺乏的EMT样癌症的特异性治疗方法

利用蛋白质对之间的合成致死性(SL)关系已成为开发抗癌药物的重要途径。

2023-12-07

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 MLETA1可能作为肺癌诊断和治疗的预后生物标志和潜在的治疗靶点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最致命的癌症。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85%,约90%的肺癌相关死亡是由于转移所致。因此,迫切需要阐明肺癌转移的潜在机制,寻找肺癌诊断和治疗的早期生物标志物。

2023-12-05

《自然·衰老》:江南大学团队发现,口服手性金纳米颗粒可改善肠微生物及代谢,或能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近年来,肠道微生物与阿尔茨海默病(AD)之间的关联为AD治疗带来了新的努力方向,虽然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地方,但是很多研究都在可以改变肠道微生物组成和多样性的饮食、益生菌和各种代谢物分子中进行了探索。

2023-12-04

Science:发现一系列针对 SARS-CoV-2的强效抗病毒氨基吡啶先导化合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COVID Moonshot 联盟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系列针对SARS-CoV-2的强效抗病毒氨基吡啶先导化合物,比如MAT-POS-e194df51-1。它还反映了其开放科学方法

2023-11-17

长达数十年的随访数据表明,学历越高终生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越,健康寿命越长

在中年男性中,与大学毕业者相比,高中以下、高中和高中后继续受过教育但未获得学历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竞争危险比(HRs)分别为1.58、1.30和1.16;在女性中,这组数据分别为1.70、1.19和0.

2023-11-13

上海交大邓子新团队受邀撰写NPR封面文章——迭代式Ⅰ型酮合酶的结构酶学

尽管在近20年里,人们对于type I iPKSs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其复杂多变的编程式催化现象依然难以预测。然而,基于人工智能的Alphafold2

2023-10-03

研究揭示磷激活独脚金内酯途径调控水稻株型和养分吸收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团队系统解析了低磷激活独脚金内酯途径进而调控水稻株型和氮磷吸收的机制,为改良水稻在低磷环境中的株型、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提供了重要基因资源。这一成果有

2023-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