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MG53通过调节非小细胞肺癌中G3BP2的活性来抑制肿瘤进展和应激颗粒形成

癌细胞通过过度形成应激颗粒(SGs)而对化疗干预产生耐药性,这些应激颗粒是由致癌蛋白G3BP2调节的。选择性调控G3BP2/SG信号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潜在手段。

2021-09-26

英国药理学:CIAPIN1通过调节p53和JAK2-STAT3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重塑

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异常增殖和迁移导致新生内膜形成,最终导致心血管增生性疾病。然而,这些细胞过程背后的分子机制还没有完全被理解。细胞因子诱导的凋亡抑制因子1(CIAPIN1)已被证实是一种抗凋亡分子,但对其在血管平滑肌细胞功能障碍中的靶基因和相关途径,以及其在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形成中的临床意义知之甚少。图片来源:https://doi.org/10.

2021-07-28

Science:G3BP1泛素化以特定环境的方式介导应激颗粒的分解

2021年6月29日讯/生物谷BIOON/---应激颗粒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动态结构,在细胞质中产生以应对各种应激。这些结构通过液-液相分离形成,通常在初始应激(initiating stress)得到缓解后迅速分解。当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RNA和RNA-RNA相互作用的总和突破了一个特定的阈值,即渗滤阈值(percolation threshold

2021-06-29

填补国内空白:亚盛医药抗肿瘤1类新药MDM2-p53抑制剂APG-115获批进入中国临床

中国领先的原创药物研发企业亚盛医药今日(7月18日)宣布,由企业自主设计开发的、具有全球知识产权的、作用于新靶点MDM2-p53的抗肿瘤1类新药APG-115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批准进入中国临床。这是APG-115继2016年6月获得美国FDA临床批准之后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它是国内首个进入临床的MDM2-p53抑制剂,将填补国内在该靶点药物开发领域内的空白。A

2017-07-18

发改委:5月1日起调整53种消化系统类药品最高零售限价

国家发展改革委3月30日发出通知,决定从5月1日起调整部分消化系统类药品最高零售限价。 此次药品价格调整共涉及53个品种,300多个剂型规格,平均降幅17%,其中高价药品平均降幅22%,预计每年可减轻群众负担30多亿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指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各级价格主管部门按照医改工作要求,积极推进药品价格改革,价格秩序逐步好转,价格行为逐渐规范。

2012-03-31

Nature:将53BP1蛋白吸收到DNA损伤点上

“关键DNA损伤反应蛋白”53BP1通过在一个双链断裂点上与染色质结合来发挥作用。以前的研究显示,53BP1在由RNF168所促进的一次“泛素化”事件后发挥作用,尽管其向断裂点上的吸收过去被认为只取决于组蛋白H4K20的甲基化。Daniel Durocher及其同事现在发现,53BP1的吸收涉及H4K20me2和组蛋白H2AK15“泛素化”的识别。

2013-07-06

Stem Cell:SIRT1,P53和p38MAPK调节Max缺失时ESC的死亡

近日,Stem Cell杂志在线报道了c-Myc基因重要伙伴蛋白Max基因缺失条件下胚胎干细胞丧失多能性并发生细胞死亡的机制研究进展。 c-Myc基因参与多种细胞过程,包括细胞周期调控,致瘤性转化和体细胞重编程为诱导多能干细胞。 c-Myc基因也是一个重要的调节自我更新和胚胎干细胞(ESCs)全能性的调节因子。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