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CI:新型药物组合策略或有望增强肝癌患者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来自哈佛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治疗肝细胞癌的新型疗法策略,其或能在使用多激酶抑制剂药物之前,首先利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来处理肿瘤,从而有望帮助治疗患这种致命性疾病的患者;研究者指出,这种新型顺序方法(sequencing approach)或能增强双重药物疗法的治疗效率,并有可能降低长期使用药物的程度,从而减少患者毒性药物的暴露。
靶向RNA m6A修饰用于肿瘤免疫治疗
N6-甲基腺苷(m6A)是RNA最丰富的表观遗传修饰,它的失调驱动异常的转录和翻译程序,促进癌症的发生和发展。虽然m6A引起的基因调控缺陷经常影响致癌和肿瘤抑制网络,但m6A也可以调节肿瘤的免疫原性和参与抗肿瘤反应的免疫细胞。
《细胞》子刊:找到免疫细胞突袭肿瘤的“快速通道”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B)疗法主要包括抗PD-1和抗CTLA-4抗体治疗,近年来,它们延长了众多癌症患者的生存期,给他们带来了新的希望;但同时ICB治疗也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一系列副作用,这催促着全球科学家对其机制进行不断探索。对于ICB治疗,肿瘤内淋巴细胞的浸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以往众多研究也已证明,肿瘤微环境中CD8+T淋巴细胞的存在跟ICB有效治疗紧密相
Cell:科学家揭示不同肿瘤类型的免疫特征图谱
肿瘤由于其组织来源、驱动突变和周围组织特性的不同而表现出显着的异质性。不同的肿瘤之间可能会享有共同的免疫原型,事实上,在特定肿瘤类型中已经鉴定到不同的免疫细胞亚群和免疫治疗响应性之间强大的原型关系。然而,如何从不同的肿瘤中去找到主要的免疫原型仍不清晰。近日,发表在《Cell》上的一项题为“Discovering dominant tu
Nature子刊:中科院杨巍维团队等发现肿瘤免疫逃逸新机制
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最常见原因,肺癌的治疗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尽管针对免疫检查点的靶向治疗(抗PD-1治疗、抗PD-L1治疗等)在许多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展现出显着的成效,并且已经在晚期肺癌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并非所有PD-1阳性的肺癌患者都能从抗PD-1治疗中获益。解决肿瘤细胞对抗PD-1治疗的耐药性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三
富含miRNA的细胞外囊泡可重塑肿瘤微环境
结直肠癌(CRC)在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率中排名第二,50%的CRC死亡是由肝转移引起的。肿瘤细胞与肿瘤微环境(TME)的相互作用在大肠癌肝转移(CRLM)中起重要作用。因此,阐明肿瘤细胞与TME相互作用的机制对于提高我们对CRLM的理解至关重要。
Cell:新型CRISPR成像技术平台Perturb-map或能揭示控制机体肿瘤免疫力的特殊基因
来自西奈山Icahn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技术,其或能以此前不可能实现的规模和分辨率将特定基因与复杂的肿瘤特征联系起来,相关研究结果或有望帮助开发出针对抗癌药物的新方法。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合成具肿瘤免疫治疗价值的新型脂类药物前体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傅磊课题组研究团队在探索合成了具有肿瘤免疫治疗价值的新型神经节苷脂GM3衍生物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成果发表在药化领域国际知名学术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上。肿瘤自身的弱免疫原性被认为是肿瘤发生免疫逃逸的主要机制之一,因此有效呈递肿瘤细胞膜表面抗原信号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治疗策略。细胞膜的神经节苷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