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子刊:双重靶向CLTA-4和CD47的双臂分子可特异性剔除肿瘤中的Treg细胞,有效促进抗肿瘤免疫反应

2021年8月14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Aetio Biotherapy公司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双臂分子能够有效地剔除肿瘤内的癌症保护细胞(免疫抑制细胞),使免疫系统能够对抗肿瘤而不会变得过度活跃。这一发现可能会带来新型的癌症免疫疗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8月4日的S

2021-08-14

NAR:科学家开发出一种能识别肿瘤和其环境中特殊细胞类型的新型软件

2021年7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随着高通量基因组学检测变得更为有效且能产生一定的成本效益,使用该技术已经成为大规模生物医学研究计划的标准,这些研究通常是探索性的,因为样品之间的关联并不是之前已经明确的,而是从数据驱动的分子亚型的发现和注释中产生的,从而就为假设和独立性评估提供了一定的信息。在疾病、生物体和生物过程中发现新的群体或类别,并将

2021-07-12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新型表达增强杂交IgGA Fc PD-L1抑制剂的溶瘤腺病毒可激活多种免疫效应群体,从而增强体外、体内和患者来源的肿瘤类器官的肿瘤杀伤

研究者证明了交叉同种型Fc区使ICI能够在各种肿瘤细胞系中引发IgA和IgG同种型的效应机制,随后多种效应机制的激活进一步增强了肿瘤杀伤,并被证明优于PD-L1 IgG1抗体或Atezolizumab(目前已被FDA批准的ICI)。

2021-08-23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非小细胞肺癌中肿瘤突变负荷、PD-L1表达和免疫治疗结果的癌基因特异性差异

具有可靶向癌基因改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通常从免疫检查点阻断(ICB)中获益有限,这归因于低肿瘤突变负荷(TMB)和/或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水平。

2021-08-23

肿瘤免疫环境中的外泌体研究进展

近几十年来,细胞外小泡(EVs)作为细胞间通讯的主要媒介,参与了多种重要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它们几乎由所有类型的细胞分泌,并携带生物活性物质,如蛋白质、脂质和核酸,这些物质可以从宿主细胞传递给受体细胞,从而引发受体细胞的表型和功能变化。新近研究表明,EVS在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中起重要作用。来源于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的EV介导近端

2021-06-11

Cell Rep:免疫检查点阻断剂或能重编程肥胖相关乳腺癌患者机体的系统性免疫蓝图和肿瘤环境

2021年6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免疫检查点阻断(ICB)目前已经能够改善一部分癌症患者的治疗结局,但其面临的一个主要限制就是大部分患者都不会产生反应,这部分归咎于患者机体出现的免疫抑制;而肥胖似乎是改善某些癌症患者机体免疫检查点疗法的关键,但其对乳腺癌的影响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题为“Im

2021-06-28

科学家发现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对免疫力有益

  近日,伦敦大学学院和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在《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杂志发表了一项新的研究。根据这项研究,生活环境过于干净导致儿童免疫系统有缺陷的理论可能被颠覆。既往研究表明,儿童早期接触特定微生物可促进免疫系统的发育预防过敏性疾病,生命早期接触微生物对于免疫和代谢系统的

2021-07-15

《Nature》子刊:“令人窒息”的癌症,为什么缺氧环境反而让肿瘤变得穷凶极恶?

  缺氧或组织氧合不足是大多数癌症难以根治的关键性因素,同时还会导致癌细胞的耐药性增强。因此,重塑肿瘤的免疫抑制微环境成为改善免疫疗效的新挑战。近日,卢森堡卫生研究所 (LIH) 肿瘤免疫治疗和微环境 (TIME) 研究组的科研人员在《Nature》子刊《oncogene》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Targeting HIF-1 alpha tr

2021-06-29

竟能削弱肿瘤免疫治疗

  幽门螺杆菌(H.pylori)存在于人体胃幽门部位,是最常见的细菌病原体之一,同时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作为消化界的“网红细菌”,幽门螺旋菌可谓家喻户晓,2005年,发现它的两位医生马歇尔与沃伦摘取了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的桂冠,并将它讳莫如深的“行凶方式”昭示天下。此后的十多年间,经过无数次的调查取证,人们发现幽

2021-07-26

礼来与Kumquat Biosciences达成独家合作:开发小分子免疫肿瘤学(IO)药物!

Kumquat共同创始人为刘异、仁平达,本科分别毕业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

2021-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