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Rep:揭示乳酸削弱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
在癌症研究中,科学家们早就知道癌细胞能够大量产生乳酸,而这种乳酸会干扰机体抵御肿瘤的防御力;然而截止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这一过程是如何发生的。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题为“Macrophages are metabolically heterogeneous within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向肿瘤微环境中添加III型胶原蛋白可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
近日,来自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研究团队突发奇想:将肿瘤细胞永久地停留在休眠期(即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一直“沉睡”下去!该研究近期发表于Nature Cancer,阐释了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外基质对肿瘤细胞进入和维持休眠状态的关键作用。首先,研究者们从休眠肿瘤细胞的“根据地”——胶原细胞外基质(ECM) 的三维结构组织着手。为此,他们将休眠型肿瘤细胞
科学家揭示组胺降低肿瘤免疫疗法疗效的机制
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可帮助宿主抵御肿瘤细胞侵袭,然而,患者体内存在各种T细胞的抑制信号,导致肿瘤部位浸润性T细胞无法彻底消除癌细胞,而且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ICB)的治疗效果也因人而异。近日,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团队发现抗组胺药与癌症临床预后的改善相关。该研究发现,组胺受体H1(his
Nature Immunology: 先天性IRHOM2缺乏导致ADAM17功能障碍和环境导向免疫失调疾病
本研究报告了一种多效性疾病,是由于编码IRHOM2的基因RHBDF2功能缺失导致的,在两个不同器官反复感染的家族中。
Cancer Research:揭示肿瘤干细胞标志物ALDH1A1通过重塑免疫微环境促进乳腺癌的新机制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多种肿瘤组织内存在一小部分致瘤能力特别强、分化程度极低并具有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特性的细胞,称为“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 CSCs)”。醛脱氢酶1A1(Aldehyde dehydrogenas 1A1,ALDH1A1)是乳腺肿瘤干细胞(Breast Cancer Stem Cells,BCS
Blood:发表骨髓微环境组分维持造血干细胞干性新成果
近日,上海交大基础医学院郑俊克研究员课题组在血液领域国际著名期刊Blood在线发表了题为“Endothelial cell-derived angiopoietin-like protein 2 support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activities in bone marrow niches”的研究论文。造血干细胞(hema
新型IL-2分子XTX202进入1/2期临床:在肿瘤部位选择性释放免疫系统的力量!
XTX202是改良版本的IL-2分子,在肿瘤微环境(TME)中选择性激活,产生局部抗肿瘤活性,可将疗效最大化,同时降低显著毒性。
《自然》子刊:全面消除肿瘤中的免疫抑制细胞,终于实现了!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B)目前已经应用于多种肿瘤的临床治疗中,但是,很多对ICB有反应的肿瘤在治疗后期会出现耐药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肿瘤微环境中存在大量免疫抑制性细胞,如髓源性免疫抑制细胞(MDSC)、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和调节性T细胞(Treg)等,它们会显着抑制细胞毒性淋巴细胞(CTL)的浸润和功能,导致肿瘤继续
Molecular Therapy:马春红团队发表关于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基础医学院马春红教授团队在Molecular Therapy(中科院一区,IF=11.454)在线发表题为"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define the action pathway of Tim-3/Tim-3 ligands in tumor development"的
Nature子刊:给免疫系统踩油门,MIT开发IL-12+明矾疗法,高效杀伤肿瘤,且副作用更低
癌症,因其难治性和复杂性而被称为“众病之王”。抗击癌症,就像是赛车道上的生死时速——杀死癌细胞的速度要比其增殖速度更快。而在这条生死赛道上,人类一直拥有着一辆顶级的赛车——免疫系统。通过刺激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癌症治疗方法。如今,科学家们正在研究两种互补的策略来实现这一目标:“关刹车”——解除肿瘤对免疫系统的抑制;“踩油门”——通过免疫刺激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