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RT:揭示铁死亡在抵御人类乳腺癌药物耐受性上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揭示能克服药物耐受性的活性和细胞死亡通路的改变,或许能帮助确定可能能最好地预防或逆转对FOXM1治疗靶向性耐药的手段,从而就有望最终改善癌症患者的临床治疗结局。
2024-09-21
Cell子刊:柳光宇/江一舟/龚悦团队揭示三阴性乳腺癌免疫逃逸新机制,并提出潜在治疗策略
研究结果表明,D-木糖调节的PSMB9依赖性通路控制着肿瘤的固有免疫原性,因此也控制着对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ICB)的敏感性,这可能为促进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由冷向热”转变提供了新方法。
2024-11-13
覆盖HER2超低表达乳腺癌!Enhertu新适应症申报上市
目前,Enhertu是唯一一款获批用于治疗HER2低表达乳腺癌患者的疗法。HER2超低表达乳腺癌患者尚未有针对性疗法获批。
2024-08-20
《癌细胞》:南开大学团队揭示乳腺癌细胞“化用”共刺激分子CD28,上调PD-L1表达实现免疫逃逸的机制!
南开大学研究者们也是先对TNBC这种典型的免疫冷肿瘤进行体内全基因组CRISPR筛选,专门识别影响免疫逃逸或抗肿瘤应答的关键基因,Cd28才作为候选基因之一被揪了出来。
2024-12-17
基于液体活检关键蛋白酶的胰腺癌创新早筛策略诞生
研究者们设计了一种基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敏感性多肽探针开发的筛查工具——PAC-MANN,它仅需检测患者8μL的血清样本,就能够在45分钟时间内,以79%的准确率区分出胰腺癌与健康对照人群。
2025-03-03
JCI:唐晓芳等揭示内质网膜蛋白复合体调控肺表面活性蛋白C突变体SP-C(I73T)的转运并可作为间质性肺病的潜在治疗靶点
研究人员提出SFTPCI73T突变的主要致病机制:SP-C(I73T)突变蛋白在EMC3的参与调控下被错误地运输并累积在细胞膜处,从而破坏了AT2细胞内囊泡运输途径并造成线粒体功能障碍。
2024-11-07
Gut:靶向RUVBL1可抑制胰腺癌生长
来自人类肿瘤的数据证实了RUVBL1蛋白在胰腺癌中的重要性。根据这些数据,与正常健康组织相比,肿瘤中的RUVBL1蛋白水平升高。它与 抑制致癌蛋白 MYC 的表达水平一致。
2024-07-08
Cell:科学家识别出与乳腺癌和卵巢癌发生相关的数千种新型基因突变
研究者表示,这项研究结果表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遗传风险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情况,而是存在于基于遗传改变如何影响蛋白质功能的范围内。
2024-10-04